(记者 景宇) 当艺术装置和亚运场馆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桐庐马术中心,余杭竹编非遗传承人俞才根将一根根竹丝,编织出充满江南山水韵味的艺术装置。
一大早,俞才根来到桐庐马术中心旁的运动员餐厅,和几位师傅一起,通过剖、压、捻、钻、穿、插等十几道工序,用一条条竹片、一根根篾丝搭建起浸润着江南灵动秀丽的艺术装置。
“竹子都是提前准备好,从余杭运到桐庐的。制作这个艺术装置,竹子用了10多根,4米长的竹片用了将近200片。”对于如此大的工程量,俞才根感慨万分。
为了让艺术装置完美展现,用老手艺搭建出“潮”装置,俞才根与设计师一次次“头脑风暴”,整个装置也经过了多次推翻重建,原本只需要几天的工作量,前后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看到装置逐渐完成,项目软装负责人周成锋激动地表示:“我们这个艺术装置的设计理念结合了富春山水流水飘逸的意境,用非遗竹编的手法,展现江南灵动秀丽的底蕴,在亚运会期间,让来到这里的运动员与国际友人看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美感。”
据悉,俞才根16岁开始学习竹子加工制作,从擦竹、破篾等基础一点点入手,至今已有40多年了,是余杭当地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之一。此次受邀来桐庐搭建艺术装置,对俞才根来说,这不仅仅是为了献礼“家门口”的亚运会,他也想通过这个机会,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到竹编这门非遗手艺。
“这个装置放置在桐庐马术中心的运动员餐厅里,运动员过来吃饭时就可以看到。我希望中国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文化能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走近竹编、了解竹编、感受中国传统之美。”俞才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