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一个老记者镜头中的历史变迁
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樟年轮里的城市生长
一个老记者镜头中的历史变迁
  城市的生长有如阿里巴巴园区门口的香樟树生生不息

  镜头下15年前的香樟树

  倪明伟仍在用镜头记录着城市变迁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将成为城市新中心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

  文一西路今昔对比

  高教路今昔对比

  良睦路今昔对比

  杂草如焦墨挥洒,砖砾堆叠出粗粝,钢蓝工棚和土灰民宅兀自伫立,雾霭中树冠凝成铅灰色的剪影……这是15年前农村里一块再普通不过的土地。

  谁曾想到,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会在这里拔地而起。

  当年那片焦土斑驳处,如今已蜕变为科技绿洲:香樟的冷翠漫过玻璃幕墙,将标志性橙色衬托得分外明亮,石砾堆里蛰伏的互联网基因长成参天大树——这里是阿里巴巴西溪园区A区大门。

  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杭州未来科技城也在这一带应运而生,城市由此拔节生长。时任城乡导报(现余杭时报)驻余杭记者站站长、摄影记者倪明伟用照片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当他按下快门时,观察城市生长的绝佳切片也由此诞生。

  记者 陈坚 宋晗语 高庆洋 摄影 倪明伟

  从香樟树冠到数字雨林

  老照片里,那株高不过6米的香樟树显得形单影只。也许被那一抹绿色触动,建设者最终选择保留它。谁也未曾料到,这株乔木的年轮里将刻录余杭乃至中国数字经济最狂野的生长曲线。

  从最初以阿里巴巴为圆心,构建起电商与云计算生态,到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数字生态园区相继落成,余杭的产业版图从单一的电商拓展至算力基建、人工智能等多元领域。2025年初,阿里宣布启动“数字新基建”超级工程,3年投入3800亿元重注算力基建与智能技术创新。未来科技城的地下智算中心集群,或将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数字发电厂”。

  创新策源的根系还深扎于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等四大省实验室,体现在“科学家+企业家”的双向赋能,孵化出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灵伴科技的AR眼镜、申昊科技的工业巡检机器人等硬核产品里。

  无人机从血液样本运输到外卖配送,已成为生活常态;警用“机器狗”全副武装上路巡检;无人驾驶快递车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还有企业内未来工厂以静悄悄的速度高频运转、智能化生产线不断为企业发展“上强度”……科技活力正在不断突破想象空间、发展边界。

  从道路胚胎到未来时空

  高教路边大片农地,良睦路深入田野,文一西路单向双车道,中央公园一片泥泽……翻阅倪明伟当年镜头下的场景,余杭的城市化尚在襁褓。 

  今天,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已开启“向上生长”的新画卷:文一西路西延一期、良睦路南延北延如期建成通车;云门中心“金手指”综合体4座塔楼齐齐突破200米,香槟色外立面在阳光下闪耀出鎏金光泽;余杭国际体育中心6万座超大足球场轮廓初显,未来国际演艺中心先导区已开工…… 

  展望未来,余杭区正以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建设为引领,在杭州城西书写未来城市的立体诗篇。 

  文一西路南侧,总建筑面积超20万方的城市服务综合体如花蕊绽放,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个场馆以流动的曲线串联成文化磁场。国际数字商务区350米双子塔凌空而立,与周边写字楼群构成垂直生长的智慧云台。向南延伸的中轴线上,华润万象城、国际体育中心与未来国际演艺中心组成的“黄金三角”,将艺术展览、滨水消费与体育赛事编织成24小时活力网络。 

  这条2.5公里长的城市新中心中轴线,将融合天际线的攀升与人文温度的沉淀,完美诠释“公园里的CBD,生长中的未来城”的独特哲学。 

  深入地下30米探访建设中的地铁隧道,飞跃120米高空俯瞰城市的立体脉络,倪明伟手中的镜头还在不断记录着余杭的蜕变。静默守望的香樟年轮里,新的城市史诗还在生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民生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财经
   第08版:美食
香樟年轮里的城市生长
余杭时报特别报道03香樟年轮里的城市生长 2025-03-13 2 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