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已知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
国家喊你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有些同志腰围太大了,体重也超重。”日前举行的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花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他表示,国家卫健委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一时间,“体重管理”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这一看似平常的健康话题,登上如此重要的会场,其实并不令人意外。统计显示,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达50.7%。肥胖不止关乎外貌,还与多种疾病相关,目前已知肥胖与200余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小胖墩

  肥胖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不少医生看来,关注自身体重就是关注自身健康,预防代替治疗,将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健康获益更大。

  “当一个人能早一点正确认识体重管理,就意味着早一步走向健康。”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代谢外科主任卢列盛算了一笔账,当一名肥胖症患者到了老年,他往往需要花费更多医疗费用,“不仅要减重,还要在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上费钱费心。”

  肥胖也在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觉得孩子胖乎乎的很可爱,却很少意识到这“可爱”背后潜藏的健康风险。其实,肥胖已经成为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甚至有孩子因肥胖早早患上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老年病”。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到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19%,差不多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小胖墩。

  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影响一生健康,这意味着做好体重管理已迫在眉睫。

  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显著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并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

  不是“少吃几口”那么简单

  体重管理仅仅是“少吃几口”吗?在医生看来,体重管理背后更深层次的考量是要将防治关口前移,将慢病“管”起来,将一个人包括饮食、锻炼等在内的行为生活方式调整到“健康状态”。

  这一过程中,专业力量的支撑不可或缺。雷海潮提到,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有必要引导医疗机构设立体重门诊,来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专业咨询。

  近年来,各地不少医院开出减重门诊,评估患者健康指标,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肥胖患者科学减重。肥胖管理理念已从传统的以症状为中心转向以并发症、健康和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管理模式。

  但在医生看来,不少人的错误观念也影响着体重管理,比如有的患者明明很瘦却还是一味减重,导致患上神经性厌食症;有的患者寄希望于减重药物、减重手术等“外挂”实现“躺瘦”,却不改生活习惯;还有的患者成功减重,却因没有坚持而功亏一篑,体重快速反弹……

  “许多患者很‘急’,求‘快’,但体重管理需要‘慢’下来。”卢列盛直言,控制体重需长期坚持,没有捷径可走,这既需要自制力,也离不开同伴鼓励。他建议,以家庭这个社会最小单位为主,成员间相互督促,将体重管理做好。

  专家建议,可以在更多公共场所放置体重秤、身高测量仪等工具,方便大众及时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       (文汇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民生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财经
   第08版:美食
不吃晚餐不会瘦?断碳水就是不吃主食?
国家喊你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细化到地区的权威食谱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余杭时报健康06国家喊你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2025-03-13 2 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