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卜一淇) 明前螺,赛肥鹅。被誉为“清明三珍”的螺蛳鲜嫩肥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那么,现在螺蛳究竟卖得如何呢?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在杭州水产批发市场,一筐筐品相较好、肉质鲜美的螺蛳被放到各摊位的显眼位置,吸引顾客驻足选购。“螺蛳销量较好,每天销量都能轻松突破10000斤。”市场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螺蛳是季节性供应的,产地主要是湖北潜江一带,后续江苏、安徽及杭州本地、德清的也会上市,特别是在3月20日(春分)到4月4日(清明)这段时间,螺蛳将大量上市。
根据大小不同,螺蛳每公斤售价在7-10元不等,价格亲民,无疑是解馋的绝佳选择。线上平台,以盒马鲜生App为例,上架了剪尾处理的螺蛳,500克定价8.9元,月回头客多达1400人次。
螺蛳的烹饪方式多样,其中“酱爆”的烧法最受大众喜爱。烹饪时,随着铲子在油锅中翻炒,会发出悦耳的“噼啪”声。收汁后,螺蛳还未出锅,浓郁的酱香便已四溢开来。
“上汤螺蛳”也是一道美味佳肴,将咸肉、春笋与螺蛳一同煮汤,汤鲜味美,仿佛能一口吸尽春天的气息。正如美食老饕所言:“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吃螺蛳讲究以下三点:
首先,要选对螺蛳。新鲜的螺蛳外壳光亮、颜色青、壳身薄,螺口处的盖子是有弹性的。如果螺蛳在水中浮起,螺口处的盖子深凹进去,那就说明不新鲜了,千万别吃;尽量选择中等个头、大小均匀的,这样烹饪时成熟度可保持一致;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辨别,不要误食有毒或有害的螺类,如:福寿螺;对于不认识的螺类,应避免食用。
处理螺肉也有诀窍。把螺蛳放入滴了香油的清水中浸泡半天以上,定时更换浊水,让螺蛳吐净杂质,减少泥腥味。这样处理过的螺蛳,吃起来更加美味健康。
做对螺蛳是关键。螺蛳生活在水底,容易携带寄生虫和细菌。烹饪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毒和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