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余杭引青聚才 做优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时时放心不下、事事紧抓不放、环环拧紧扣牢~~~
~~~
机器狗、灭火坦克、无人机组团出击~~~
~~~
~~~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梦想之城何以成就梦想
余杭引青聚才 做优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记者 刘丽雯) 浙江瀚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能源科技公司,成立短短四年时间,就已经成为国际水系电池行业的龙头,是全球为数不多能提供完整锌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并实现了全球首台套水系锌电储能系统产品的落地。眼下,在南湖未来科学园,瀚为科技的新总部及研发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中。

  “这里是一个能让梦想快速变成现实的地方。”公司创始人刘奕杨对记者说。

  2024年,刘奕杨第一次来到余杭,带着“水系储能项目”参加“玉鸟杯”首届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夺得二等奖。但刘奕杨和他的团队,在余杭得到的不只是一座二等奖奖杯。

  最高1500万元的“海创未来”高层次人才项目补助、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认定奖励、博士后工作站设站资助……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还有人才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90%问题都在24小时内解决的高效和暖心……浓厚的科创氛围,加上政府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的支持和帮助,让这位年轻的创业者下定决心把企业搬到余杭。

  “从海外归来,我们顺利融入这里,并专心投入科研,余杭、杭州乃至浙江省都给了我们很多关怀。”刘奕杨说。

  一直以来,余杭区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不动摇,以人才创新赋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全力打造创新创业者的梦想之城。以“玉鸟杯”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其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激发侨界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挖掘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更有力的保障。

  截至目前,余杭区人才资源总量已超47万人,约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余杭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水海绵,不仅有侨界青年的跨洋奔赴,也吸引了国内各大高校、各个地区的人才汇聚于此,为梦想绽放而拼搏。

  今年以来,余杭迭代发布“经济高质量发展68条”政策,其中,投入不少于15亿元专项人才资金、构建“8+1”开放型人才政策体系等政策,无论是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有对已有成就的才俊,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余杭向他们提供了相应的引才、留才、育才政策。例如余杭设有5家青荷驿站,能为前来求职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6晚的免费住宿;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5万至20万元不等的资助,综合评审为优秀的项目,最高可得50万元资助,同时额外获得资助金额50%的市级补贴。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还可以享受购车上牌、健康体检、学术休假以及机场、高铁的VIP出行服务……相应政策不一而足,让奔赴至此的人才无后顾之忧,在余杭落地生花。

  随着人才的汇聚,诸多人才项目也纷至沓来。余杭区2025年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半年度工作推进会上,有10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含69个产业项目及33个人才项目,总投资额超135亿元。在重点人才项目中,院士领衔项目3个,分别是由外籍院士高鹏领衔的手性醇及手性胺的生物制造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黄维然领衔的寻飞燕AI无人机项目、由原浙江大学副教授周志军领衔的高难度废水处理的特种软管接头及总成项目,这些项目都在高精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如果说有一个地方能让梦想快速变为现实,那一定有余杭。今天,第二届“玉鸟杯”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就将启动,再次面向海外侨胞、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海外留学人员及港澳台同胞征集项目,拉开新一轮梦想之旅。

  未来,余杭将持续打造“顶尖人才领航、领军人才攻坚、青年人才筑基”的雁阵人才格局,为企业送上“好阳光”、为人才送上“真雨露”,让这里成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梦想之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文化
梦想之城何以成就梦想
全区安全生产半年度工作会议举行
未来科技城发行 第12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现场上演“未来救援”大片
热浪侵袭 请科学应对高温“烤验”
“党员就该在乡村振兴一线打头阵”
余杭时报要闻01梦想之城何以成就梦想 2025-07-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