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仁和智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口腔健康的微笑筑梦家
西湖生物:引领正畸新潮流

  ◀正畸支抗钉产品图

▼卓越Ⅵ代自锁托槽产品图

  (余杭经开区微融媒体中心 杨旭晓 王婷宇 记者 吴怡倩) “没想到牙齿矫正能这么舒适。”在北京某口腔门诊,刚戴上自锁托槽的大学生小林惊喜地说。曾因传统托槽摩擦导致口腔发炎的她,这次换上了由杭州西湖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西湖巴尔品牌新推出的卓越Ⅵ代自锁托槽产品。

  三个月后复查,小林牙齿排齐速度超出预期,口腔门诊医生也感叹:“新产品的使用确实让治疗更高效了。”

  以创新驱动发展

  铸就正畸领域新标杆

  走进位于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的西湖生物,正畸托槽、粘合剂、支抗钉以及各种口腔辅助材料和工具映入眼帘,仿佛踏入一个牙齿矫正的精密世界。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托槽的选择直接关乎矫治效率与患者体验。“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卓越Ⅵ代自锁托槽产品,其通过对托槽内外表面进行纳米级处理,使弓丝与托槽间摩擦力降低30%,从而使患者平均治疗周期缩短4-6个月,疼痛感降低40%。”西湖生物总经理茹栋介绍。

  据了解,西湖生物自锁托槽采用了独特的自锁设计,无需使用橡皮圈或结扎丝,不但能使消费者减少口腔内的摩擦和不适感,其低摩擦力和轻力效应还有助于牙齿更快速、更正确地移动到预定位置。同时,相比传统固定矫正器,该自锁托槽通过减少了结扎丝和橡皮圈的使用,使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更难附着在托槽上,从而降低了口腔清洁的难度。

  自2010年西湖生物开展自锁托槽研发以来,便以“轻力矫治”为核心设计理念,将低摩擦、高效率的矫治理念贯穿治疗全周期。“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西湖生物平均每隔一到两年便迭代升级出一款更高性能的自锁托槽产品,如今已经研发到第六代了。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助力口腔医学实现真正轻力、高效的牙齿矫正。”茹栋表示。

  作为国产正畸领域的先行者,西湖生物的技术突破有迹可循:2002年,西湖生物正畸托槽正式研发上市,开启正畸托槽的创新研发之路;2012年推出HXZ被动自锁系统;2014年攻克牙釉质粘合树脂技术壁垒,推出蓝胶、绿胶等创新产品;2016年卓越系列自锁托槽问世,以“轻力矫治”理念引领行业潮流。

  如今,西湖生物已拥有8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3项软件著作权,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2022年,西湖生物被认定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3年,获评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称号。

  产学研深度融合

  探索“医工融合”新模式

  “最好的创新一定来自临床需求。”西湖生物深谙此道。为此,西湖生物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医生的临床智慧转化为技术突破点。

  在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联合攻关中,针对复杂病例托槽适配性难题,双方共同研发出华西自锁(标准版)。通过优化槽沟设计与数据匹配,该产品显著提升了矫治精准度,成为临床医生的新利器。“通过收集到的临床反馈,我们对该产品进行了不间断的试验调整,目前已成功研发出迭代升级后的华西自锁(双尺寸版),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茹栋表示。

  此外,与上海九院合作开发的新型支抗钉系统,则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设计,将支抗稳定性提升40%,显著提升正畸治疗的稳定性与效率。这些项目不仅实现了学术成果的临床转化,更推动国产口腔材料向更高端化、精准化迈进。

  “我们每月都会从各大医院、牙科诊所收集临床反馈,了解最新的临床治疗情况。”茹栋说,通过建立“患者-医生-工程师”的直连机制,企业能快速响应一线需求。例如,自锁托槽产品的表面抛光工艺升级,正是基于大量患者关于“异物感”的反馈数据。

  站在公司的办公大楼里,茹栋透过窗户望向远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构想。这个坐落于余杭经济经开发区的2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承载着西湖生物在正畸领域不断求索的“匠心精神”。“西湖生物始终贯彻‘只为更好改变’的品牌理念,致力于让更多人拥有自信的笑容。”茹栋微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仁和智造
   第06版:观点
   第07版:健康
   第08版:视听
西湖生物:引领正畸新潮流
益民合作社入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案例
未来渔村土菜馆开业不到一年便火速“出圈”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余杭经开区”
余杭时报仁和智造05西湖生物:引领正畸新潮流 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