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仁和智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余杭经开区”

  本报讯 (余杭经开区微融媒体中心 杨旭晓 王婷宇 记者 吴怡倩) 春风拂面,花香袭人。在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感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栖居。

  走进智荟动力公园,金灿灿的油菜花与绿道、垂柳交相辉映,春日美景也带动了“露营热”的悄然兴起。目前,公园露营区已开门迎客,大草坪上支起一顶顶帐篷、天幕,游客在暖阳下休憩聊天,享受春日好风光。

  智荟动力公园的美景是余杭经开区的一张生态“金名片”,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周末遛娃好去处”“露营骑行宝藏地”成了这里的热门标签。

  公园美景受热捧的背后,离不开精心管理和常态养护。为了让公园美景实现“四季变化、花期不断”的良好观赏体验,余杭经开区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计划和养护措施。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智荟动力公园的花海更换,打算将一年生的硫华菊换成多年生花卉黑心菊,更换面积达1.3万平方米。”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透露。

  黑心菊又常被人称为“小向日葵”,因为它有着与向日葵相似的金黄色花瓣,在炎炎夏日也能开成一朵朵小太阳。届时,“小向日葵”将从5月持续绽放至10月,让市民在四季更迭中感受自然之美。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放在以前的这里是很难想象的。据了解,余杭经开区智荟动力公园是由1300亩废旧矿区改造而成。近年来,余杭经开区以打造“最美省级开发区”为目标,通过生态修复串联起周边东苕溪、獐山港等水系资源,将昔日的矿场逐渐改造为水碧岸绿的城市“绿肺”,完成了一次生态蝶变。

  沿着余杭经开区核心区12公里生态廊道漫步,绿地、稻田、超大观景台、生态湖泊和临水亭台,共同构建可骑行、露营、赏花的多维生态空间,也描绘了一幅让人期待的“最美开发区”新图景。

  在风景里安放幸福,余杭经开区正以产城融合书写“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篇章。为深化“人才磁场”效应,余杭经开区持续创新服务场景,依托智荟动力公园的美丽风景,周边建起了人才之家、员工之家、多功能运动场等多元化设施,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环境。

  “我就在这旁边的华光新材工作。来到余杭经开区这些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便利了。”正在员工之家和朋友一起打桌球的周先生感慨地说。员工之家自去年营业以来,已经成了辖区内企业职工和市民朋友的休闲驿站。

  此外,余杭经开区还积极举办各类培训、沙龙等主题活动,以满足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为倡导辖区企业职工亲子家庭在自然中释放活力,这个周末,我们还将在智荟动力公园举行‘追风吧 少年’亲子户外沙龙活动。希望通过运动与协作向广大职工朋友传递积极向上的青春能量。”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生态修复到产城融合,余杭经开区正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空间,用“将心比心”的温度服务人才。在这片春意盎然的热土上,人们不仅能享受到生态蝶变带来的绿色福利,更能感受到产城融合带来的幸福宜居体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仁和智造
   第06版:观点
   第07版:健康
   第08版:视听
西湖生物:引领正畸新潮流
益民合作社入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案例
未来渔村土菜馆开业不到一年便火速“出圈”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余杭经开区”
余杭时报仁和智造05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余杭经开区” 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