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坚) 盛夏径山茶园青翠,杭州银泉茶业有限公司的抹茶车间里,楼舒琳俯身轻捻新磨的茶粉,一抹碧色在她指尖晕开。今年,她获评余杭区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要让世界说起Matcha(抹茶)时,就想到China(中国)。”这位“茶二代”的话语,映照着一位基层党员的产业报国梦。
传承与创新
让千年茶脉焕发新生
2018年,接过父辈茶业传承棒的楼舒琳,面对径山茶1200余年的厚重历史,选择以科技赋能破局。她力排众议投入1500万元,建成10万级净化抹茶车间,引入日本杀菌流水线,将传统石磨工艺与现代球磨技术融合。
“径山是抹茶发源地,但市场认知度远远不够。”为此,她带领团队研发“径”字系列抹茶,以“径天”“径月”等六款产品精准对接国际市场需求。如今,带着径山印记的抹茶已漂洋过海,销往美、英、俄等国。新注册的“Tea Forever”国际商标,隐藏着她推动中华茶饮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在新建的抹茶及新茶饮智能精深加工厂区规划图上,洁净化车间与茶文化展示园比邻而建。“这里既是生产基地,也是展示径山茶文化的一扇窗口。”楼舒琳说。
初心与责任
一片茶叶的共富密码
“径山茶是余杭的金名片,更是乡亲们的金叶子。”作为区党代表,楼舒琳创新打造“品牌带动型共富工坊”,构建“农户流转+合作社管理+企业产销”的三级联动模式。
在径山镇小古城村,茶农老陈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有租金,合作社务工拿薪金,年底还有分红金,三份收入让全家增收2万多元——这样的受益农户已有100余户,其中还包含2户低收入家庭。通过200人次的专业培训,茶农们从传统种植户转型为掌握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工人。
更关键的是,楼舒琳依托径山茶国家地理标志,打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当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去年,工坊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真正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初心。在楼舒琳看来,产业振兴是基础,共同富裕才是目标。
先锋与旗帜
党建红引领产业绿
“党员就该在乡村振兴一线打头阵。”作为青商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楼舒琳把组织生活开到茶园车间。她在企业设立党员示范岗,将生产技术攻关、国际市场开拓列为主题党日内容,让红色基因融入绿色发展。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当地的教育、扶贫等事业贡献力量。这些行动践行着她的信念:“企业壮大不是终点,带动乡村发展才是共产党员的本分。”
在浙江省青年工匠的荣誉证书旁,放着楼舒琳最珍视的那枚党员徽章。从创二代到共富带头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望着满山苍翠,她已谋划好新蓝图:未来三年建成茶旅融合综合体,让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让径山茶香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