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来定义乡村的未来?青年人才奔赴田野

  本报讯 (记者 金一清 袁喆) 放弃城市里的企业邀约,奔赴山水之间的余杭乡村,这是姚楠的选择。

  27岁的姚楠是农学硕士,她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瓶窑镇的彭公未来农场。出于对乡村和科技农业的热爱,姚楠在网上一看到余杭发布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招聘后,就立马搜寻相关企业资料,来到了招聘现场。

  4月下旬,余杭全面启动14+2个(后备)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旨在为青年搭建在乡村施展抱负的平台,提供实习、就业、技能培训等机会,助力广大青年返乡入乡。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要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为吸引年轻人,浙江省推出了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计划今年建成1000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这一目标被列为2025年浙江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在彭公未来农场,青年农业人才是“主力军”。“传感器是新农具,数据成了最肥沃的养分,而人才是关键。”彭公农场负责人董剑锋说,“科技助力农业,我们还需要很多青年人才。” 

  随着科技进步,农业领域不断引入新质生产力。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要发展智慧农业,离不开人才加持。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为青年人才提供培训、导师指导、实践等机会,帮助他们加快融入现代农业。站点还提供免费的数字农业、电商、产品管理等课程,“30分钟生活圈”确保住房、交通、医疗便利。此外,资深专家的指导、低风险的试用期,也降低了年轻人奔赴田野的心理门槛。

  余杭对“三农”人才重视的成效正在显现。2024年,我区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7万余人、农业农村创业就业青年人才2600余人,活跃在一线的农村职业经理人27名、乡村造梦师8人、乡村运营团队成员20余名,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亿元,青年入乡经验做法在全省农村改革座谈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这些数字表明,青年人才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活力,他们扎根乡野间,挥洒青春汗水,成为余杭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就是乡村的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法治
   第06版:消费
   第07版:公告
   第08版:校园
有一种选择,叫扎根余杭
全力确保河湖安澜群众安全
冰河救人英雄“言传”更“身教”
谁来定义乡村的未来?青年人才奔赴田野
余杭23家企业跻身杭州人工智能TOP100
文一西路西延迎来“余杭号”
余杭时报要闻01谁来定义乡村的未来?青年人才奔赴田野 2025-05-07 2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