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日前播出的《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中,程天科技外骨骼机器人使用者侯羿朵、程剑以及阿里巴巴数据工程师郭百岭登上舞台,用真实故事诠释了科技如何为残障群体托起希望,更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余杭科技助残的温度与力量。
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杨成
侯羿朵:“卡住的青春”慢慢转动起来
17岁时的一场意外,让我一生都要与轮椅相伴。在那之后的5年里,我把自己关起来,拒绝接受任何与残障相关的信息。我幻想自己只是受了点伤,治好了就能继续奔跑,但梦总会醒来,生活也得继续。
后来,科技为我想了一个办法: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在它和康复师的帮助下,我能做到标准的步行训练。有了它,我感觉自己就像获得了赛博世界里神奇的重生。
以前,我只能坐在轮椅上,看啥都得仰着头,感觉这个世界就像被压扁了一样,矮矮的,现在我又重新站起来走路了。哇塞!我感觉那个轮椅里的小世界一下子长高了,看到好多以前都看不到的风景,我仿佛听到卡住的青春“咔嗒”一声开始慢慢转动起来。我的青春终于开始绽放了!
万物都有裂痕,那正是光照过来的地方,看似冰冷的机器对我来说是温情脉脉。科技,托举了我的生活,也唤醒了生命的顽强。
程剑:真正的行走从来不只是靠双脚
19岁,本该是梦想开始的时候,但一场车祸令我高位截瘫。坐在轮椅上,我总感觉自己比别人矮一截,那种自卑感甚至比身体上的痛还让人难受。
我告诉自己,天下没有吃不了的苦。就是靠着这股劲,我做旅游,建网站,开酒店,一步步把日子往好里过。但在我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锁,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直到有一次同学带我去爬黄山,坐轮椅如何登顶?好吧,其实是他们把我抬上来的。到达山顶的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感觉。人如果觉得自己矮,其实是因为站得不够高。就在那一下,我心里的锁彻底打开,轮椅困不住我的命。
让截瘫人走路,听起来很科幻,但外骨骼机器人让这一切都实现了。现在,我有了新的梦想,未来的某一天,靠自己再登黄山。
真正的行走,从来不只是靠双脚,我们的自由注定要我们自己来做主。
郭百岭:科技让每个梦想都有舞台
和很多残疾朋友一样,我也是一位轮椅使用者。身体的障碍让我们比常人更深刻地理解“行”的艰难和重要性。
在阿里巴巴,我不仅是一名数据工程师,也积极推动着园区环境的无障碍改造提升。一个小小的坡道、一扇方便开启的门,改变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心灵的距离,让更多不同能力的伙伴能平等、自信地在这里工作和成长。
淘宝上有超过10万的残疾人商家,为此阿里巴巴发起了“万人残疾人商家创就业助力计划”,让残疾朋友可以在家中利用电脑或手机,从事在线客服、平面设计、网店运营、短视频、直播等工作。2023年5月至2025年3月,已有超4700名残障商家参与这项计划。
如今,有的残疾人商家已经免费用上AI数字人进行直播了。新的创就业方式打破了传统行业的物理限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追逐梦想的舞台。
编后语
科技的温度,既可以是侯羿朵、程剑身上的钢铁之翼,也可以是融入日常的细节设计。从外骨骼机器人到AI助残,从个体赋能到环境友好,余杭都在用行动证明:当科技以人为中心,当创新的背后是同理心,它就能弥合鸿沟,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广阔的世界,更自由地飞翔!
美好生活,一个都不能少,这也是余杭科技助残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