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余杭街道围绕“禹光奋进·复兴有为”十大专项行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以领跑者的姿态、先行者的魄力、探路者的勇气和引领者的决心,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奋勇争先、勇挑大梁。
全年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荣誉21项,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6.49亿元,增长34.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4亿元,增长35.3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完成数字经济核心增加值510.21亿元,增长79.52%,农村经济总收入和服务业增加值等各项数据,均实现明显增长。
本版组稿 孙云霞 姚丽玲
保持昂扬斗志
“两场硬仗”应势而上
2023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这一年,又恰逢亚运盛会,使命在肩。面对这样的双重责任,余杭街道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夺取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两仗”全赢。
一是“做大蛋糕”提升发展效益。街道迎头赶上,招引高德红外、云雀新能源、艺云智创、小派科技等一大批优质重点企业,持续保障申昊、纤纳、沪宁等重点企业,主动对接服务中小微企业,确保颗粒归仓;新增九捷等4家供应链公司、灵牛等4家跨境电商企业,实现外贸出口数据由负转正,名列前茅。招引爱康科技、承辉国际2家上市公司落户;杭州钱江制冷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入选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企业。
二是培育挖潜做优产业生态。完成企业有机更新152.64亩,盘活企业低效用地空间7家。完成金星园区有机更新方案编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申报并过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1个、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4家;备案孵化载体项目5个。持续深耕楼宇经济,新增区级重点楼宇9幢、市总部企业3家。
三是阳光雨露厚植创新沃土。成立助企服务专班,保障菜鸟网络总部和智谷开园,助力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完成汉斯夫、四方博瑞等17家企业迁址,累计注册资本12634万元。承办首届浙江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携手之江实验室打造“禹·之同行 汇智入江”人才之家,开展人才服务活动68场次,认定高层次人才370人。
四是全域动员奉献亚运盛会。余杭街道大力推进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和“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1+6”赛马比拼,圆满完成城市侧全部工作。城市化管理覆盖区域20.12平方公里,绿化、市政养护分别达57.3万平方米、69.7万平方米,整治环境痛点1.13万余处,修复路面3.1万余平方米,数字城管日均处理量330余件;打好城市治理攻坚战。布置迎亚运道旗2000余面、张贴海报2万余张,发放宣传册3万余份,举办“亚运潮创集市”等志愿服务及群众性文化主题活动1000余场。非遗特色节目《五谷龙》、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等登上亚残运会开幕式;省级非遗殿堂壁画入选亚运村展示作品;天元公学棋艺专家委员会委员侯逸凡获杭州亚运会国际象棋女子团体赛金牌、个人赛铜牌。
新的一年,余杭街道将继续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硬道理,坚定不移落实“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发展新质生产力。
渲染历史文化
千年古镇焕发活力
作为一座双千年古镇,余杭街道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兴业,聚焦双千年历史中贯穿的“奋斗”、“坚韧”精神内核,提升区域软实力。
一是扬古镇之韵,拓复兴道路。余杭街道加快推进千年古城复兴行动,完成千年古城复兴专项规划,统筹古城核心区北城、南城及沿山3个片区分步开发,对直街区块36处古建筑应急抢险加固。通过办考古展、建亭廊、发布古城宣传片等一系列举措,让人们在历史变迁中感受古韵绵延。
二是举实干之旗,争发展空间。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单元控规、南苕溪单元控规成果为基,以征迁保障项目落地为实,力拓城乡扩容提质。圆满完成荆余线改建、舟枕小学改扩建等14个项目的征地签约工作。文一西路西延、文二西路西延、苕溪堤塘加固等13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是借文化之媒,沐文明春风。开展相约周末、文艺赋美、文化走亲等群众文体活动780余场。首届禹上水文化节入选“民间民俗·多彩浙江”系列活动。《苕溪》刊物获评浙江省群众文化报刊金奖。新增1.36万平方米文体场地,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18.93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36个健身苑(点)和92个各类球场。林新雄获评“浙江好人”和见义勇为二等功,刘松获评“浙江好人·‘千万工程’耕耘者”。
2024年,余杭街道将坚持文化赋能,坚定不移打好“复兴牌”,将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优势资源,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聚焦和美共富
城乡品质至微至显
过去一年,余杭街道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以打造中心城区新形象为目标,扩大开放共富大美新格局。
一是示范引领,共富单元再添新成绩。稻香综合体、米多多之家等区首批未来乡村示范带项目基本完工。第二轮724亩耕地功能恢复竣工验收,永溪线等11条“四好农村路”喜换新颜。永安村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下陡门村组级集体资产管理办法成为全省首创。禹上、山西园、凤阳上榜省级未来社区,其中禹上未来社区荣获市党建统领未来社区建设“最佳案例”。
二是品牌制胜,强村富民再增新路径。余杭街道顺利举办禹上稻乡开春节和丰收月活动,以及第四届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中国赛区总决赛;成立禹上稻乡八村共富总公司和流量联盟;落实造梦基金2000万元。禹上稻乡共富工坊获评首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与浙江大学团队共同成立浙江千村运营有限公司,向省市内外13个行政村输出禹上乡村运营经验;启动千村公司战略合作签约,完成首批6个项目招商。
三是善作善成,城市界面再提新颜值。文一快速路等三大快速路投用,杭徽高速老余杭互通接线改造等四大片区路网顺利推进,禹上生态公园等五大公园全新亮相。塔山公园考古与施工齐头并进。提升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位86处,超额完成年度拆违任务。
锚定幸福平安
民生福祉增量提质
2023年,以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完善基层治理为抓手,余杭街道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服”“扶”共举,民生保障普惠兜底。聚焦一老一小,建成8个“五星幸福体”矩阵。老年食堂与中央厨房配送日均就餐1800余人次。新增备案托育机构7个,实现千人托位数2.7个。创建市级儿童友好社区2个,社区“流动少年宫”项目覆盖3500余人次。聚焦就业,帮扶3000余人次。处理欠薪案件1634起,获评省工作突出基层劳动关系调解组织。聚焦健康优享,为1.8万名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浙大儿院余杭诊疗中心正式启用。聚焦慈善救助,服务2000余人次。
二是“良”“量”齐抓,项目建设千帆竞发。有序实施教育项目6个。推动农居点和高层公寓等安置项目快速落地。直街旧城改造1799户抽签选房正在有序推进。金源公寓获评老旧小区改造市级典型案例。完成污水零直排小区2个,落实二次供水改造小区3个,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24台。
三是“进”“精”同步,平安守护稳扎稳打。全年发现并整改隐患8100余处;建立消防安全区域联防机制;成功创建省五星级食药安办;坚持宣教并举,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49%。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严格执行 “1+3+4”信访工作机制,推动疑难问题化解销号。
四是“深”“升”并进,小区治理创新破局。全省首个街道级物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实现34个小区纳入中心统一代记账和审计工作,助力业委会推进实际业务30余项。用好“双向揭榜”载体,有效化解小区治理难题,进一步深化推广城市社区“团结人 干成事”的基层治理品牌。
接下来,余杭街道将持续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增量提质,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夯实和谐稳定基石,努力实现幸福美好生活人人可享、人人可及。
围绕优质高效
政务运行行稳致远
近一年来,余杭街道牢牢把握创大业、开新局的关键阶段,在最前沿、主战场、第一线挑大梁、增才干、建新功。
一方面是打通整体智治之路。余杭街道配强配齐网格力量169人,打造“一中心六分站”的应急管理体系,新建1280平方米综合应急仓库,存储三大类50余种、4000余件应急物资,打好防灾减灾“准备仗”。对智慧综治系统进行迭代升级,创建12个应用场景,执法处置周期加速缩短,累计处置非警务类警情4967件。
另一方面,余杭街道不断夯实规范管理之基,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基层依法治理体制;持续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作风清新的良好生态。支持报送清廉微电影《棋》获评国家级廉洁文化微电影微视频展播“优秀作品”,《引信》获评第五届“玉琮杯”省级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微电影类银奖。
新的一年里,余杭街道始终将对党忠诚作为首要品格,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首要准则,始终把干事创业作为首要职责,坚持自我革命奋进,以头雁风采助力大区担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23年,全体干部群众顶住压力、同心同德,用汗水浇灌了新中心之美。
新的一年,余杭街道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如既往紧紧依靠和团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初心无惧、矢志笃行,在“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