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就业岗位9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审核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1.31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4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6.22万人,参保扩面增速全市第一……
2023年,余杭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擦亮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金名片,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战略,全力稳住就业帮扶“基本盘”,激发人才创新“源动力”,织密劳动风险“防控网”,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作用,奋力书写民生服务“新答卷”,推动全区人力社保事业继续高质量发展。
本版组稿 陈坚 汪运达
精准发力
稳住就业“基本盘”
精准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在春秋招聘季启动“潮聚杭州 走近余杭”“余梦共前行 杭启新中心”东西部劳务协作等多类型招聘132场,提供岗位9万余个,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8241人,余杭街道南安社区等10个村(社区)成功获评杭州市第三批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增强新就业岗位服务双供给。建成全省首个线下灵活就业服务中心,试点建成全区新就业形态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建成零工市场5个,累计发布岗位10000余个,求职人员超1.67万人。灵活就业相关经验和做法获人社部和省市充分肯定。
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新引进高校毕业生5万余人,成立全市首家创业陪跑区级联盟,成功孵化大创实体916家,带动就业6500余人。开展创业导师带徒活动7期,累计参加人数270人次。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3亿元,高校毕业生生活安家补贴2.68亿元。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西溪源村获2023年全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绩突出单位。
聚才引智
激发人才“源动力”
2023年9月27日,以人才枢纽为标识,以数智为特色的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精彩开园。至此,以杭州西站枢纽+未来科技城为“双核”的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格局全面建成,“双核驱动、有核无边”的人才发展模式更为完善。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除成功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共生共荣模式外,余杭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本、创业项目集聚。2023年,全区共有博士后工作站36家(其中国家级站2家),累计培养博士后225人。深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辟“青年来余”“人才有为”“灵活就业”三大增值化服务专窗,为人才项目发展保驾护航,全年已成功审核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1.31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4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09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5435人,发放高技能人才奖励(资助)、技能提升补贴等2906万元。
狠抓治理
织密风险“防控网”
会同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实体化运行根治欠薪工作专班,对辖区246家用人单位开展全区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严肃处理相关欠薪案件。聚焦欠薪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开展全面排查。区-镇街两级对在建工地排查实现全覆盖,且同步排查企业19.1万余家;对排查发现的重点风险隐患建立台账,随时掌握化解进度;设立全省首批符合“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数字仲裁庭建设标准”的1个增强型、2个标准型数字仲裁庭与调解室,截至2023年底,庭审系统已正式接入庭审监测中心,智慧仲裁无讼指数获满分100分,排名全省第一。
聚焦“和谐劳动关系三年计划”专项工作创新宣传载体。组建扩充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管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三大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区12个镇街已配置劳动保障督导员34人、劳动保障管理员47人、劳动关系协调员3656人。以劳动保障驿站实体建设打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已建成余杭、仓前、闲林、瓶窑等15家劳动保障驿站,面向工薪群体和民工发送维权提醒短信75万余条,发放“连薪码”安全帽二维码5.5万余个,非法讨薪案例汇编宣传折页近2万份,欠薪投诉“连薪码”宣传海报5000余张。仓前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2023年度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多措并举
筑牢社保“稳定器”
全力推动参保扩面提质增效。建立本市户籍人员参保情况动态登记维护管理、扩面晾晒通报和试点推广三项机制,截至2023年底,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6.22万人,参保扩面增速目前全市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46万人,养老保险参保率99.12%,本地户籍贫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已超额完成“七优享”年度考核任务。
全力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开发智能表单智能办服务,系统可联动读取并填写95%的业务表格信息,群众办件效率提升60%以上,相关做法获《人民日报》刊发肯定;升级“桑榆E服”应用场景,退休待遇无感认证率由85%提升至97%,全年累计发放18.74万人各项养老待遇58.55亿元,完成企退人员免费体检10.3万余人。
打造“一站即办”“一键智办”和“一路协办”的“三一三办”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实现47项高频人社业务全覆盖,130多项业务实现身份证一网通办;认领省人社厅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优化试点,启动老年人“一卡通”优待模式,持卡人可在全区12个镇街“老年食堂”享受就餐补贴、助餐、助浴、家政等同城服务。余杭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获省人力社保厅“一卡通”应用场景深化评估三星等级。惠民政策落实落地。为5.53万家企业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5.22亿元,为14.5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发放过节费4.06亿元。
下一步,余杭区人力社保局将以稳就业惠民生为基石,描绘共同富裕大场景。着力增强稳就业、惠企业、畅渠道、创新业力度;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注重新业态人员权益维护;完善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建设,探索提高各类就业人员收入水平。
以建平台、强载体为依托,搭建人才发展大舞台。强化高端人才项目引领,以高质量人才聚集托举“创新策源工程”;促进基础人才扩容,多渠道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吸引力和创业潜力;加快技能人才拓展,注重数字产业类别技能人才挖掘。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以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契机,持续打造余杭人才工作品牌。
以人社基层治理改革为契机,构筑安全稳定大保障。紧抓社保基金资金生命线,始终贯穿依法行政硬要求;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持续织牢劳动关系和谐网;通过人社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打造余杭治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