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基层减负须防“过度放牧”

  ○罗正然

  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公地的悲剧》。文中提及英国曾经有这样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称为“公地”),无偿向牧民开放。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养尽可能多的牛羊。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地牧场最终因“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最终全部饿死。

  在公共草场“过度放牧”,最终上演“公地悲剧”,其中蕴含的逻辑机理,与加重基层负担是何等相似。

  “机关千条线,基层一针穿。”机关筹划的各项工作、部署的各项任务最终都要通过基层去落实,基层人力、物力、精力等资源有限,如果哪个部门不顾基层承受能力,搞层层加码,设置脱离实际的评比考核指标,基层难以承受之重,工作标准就会打折,最终影响高质量发展。

  多大的马拉多大的车,道理通俗易懂。党中央明确要求给基层松绑减负,为何有的机关还在搞“过度放牧”这一套呢?背后的主要根由在于政绩冲动。

  为了追求更多的成果,在筹划安排时不看基层能不能“挑动”,只看本部门能不能整出“动静”,在事项不断加码、标准不断提高、速度不断超越中体现工作的决心和力度,以此制造影响力。

  古人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每个基层单位的工作承载量都有一个限度,如果加压增负,干部职工就会身心疲惫,工作热情消减。

  所以,各级要深刻认识基层负担过重产生的不良影响,在部署安排工作时防止出现“过度放牧”的行为。

  首先,要从树立正确权力观、端正工作出发点做起,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摒弃“不找事没我事”的狭隘胸怀、“多整事造声势”的走偏政绩,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把工作着眼点放在推进发展、提升质效、服务群众上,把小我融入发展大局,把工作动机和实际效果、自身积极性与基层承受力结合起来,不搞层层加码、级级提标。

  其次,要科学设置考评事项和标准,实事求是地设置考评事项,提出定性定量的考评标准,精简必需项、删除不必项、合并同类项,绝不因刷存在感而设置无关紧要的考评事项。

  最后,要用好“弹钢琴”工作法,处理好主与次、重与轻、急与缓的关系,把握工作节奏,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向重点工作发力、向难点工作聚力、向特色工作致力,紧急任务立即推进、日常任务匀速推进、节点任务按时推进,切实做到主次有别、轻重有度、急缓有节,确保基层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要紧处。

  当然,还要敢于向“过度放牧”的行为“亮剑”。制定完善面向基层分配任务的制度流程,减少安排工作、摊派任务的随意性,避免“拍脑袋决策”“表现式加码”。加强对基层减负情况的监督检查,走进基层干部职工听取意见建议,对那些脱离基层实际、中看不中用的指标和要求坚决予以调整或撤销,对作出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有关部门加大问责惩处力度,有效防止“过度放牧”行为发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理论
   第07版:仁和智造
   第08版:文艺
万劢德芯云城影视基地二期竣工
退休“一件事” 一窗全办妥
蜜桃园里养出桃花鸡
信息共享互认 营业执照“一次办好”
杭州市余杭区人大常委会拟任法律职务人员公示通告
给基层减负须防“过度放牧”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未来科技城支行隆重开业
余杭时报城事02给基层减负须防“过度放牧” 2024-07-23 2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