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吕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9月27日晚,仓前街道文化名师王福生醇厚而饱满的声音在余杭塘河畔悠然荡开。由浙江省朗诵协会与仓前街道办事处主办的“扶雅之声·音——塘河畔读课文”中秋朗诵会将经典课文朗诵、传统文化互动与余杭塘河的实景风光巧妙融合,为市民们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现场,刚刚获得浙江省中小学生课文朗诵大赛一等奖的小选手们接连登台,用清澈的童声表达对诗歌的理解。项楚一同学朗诵了《彩色的梦》,挥舞手臂,仿佛真将梦境绘上斑斓的色彩;许雅琳同学则选择《刘胡兰》进行诗歌演绎,英雄的形象跃然眼前;而夏铃果轻诵的《三月桃花水》将台下观众带回到春日的余杭塘河,感受“姹紫嫣红开遍”的美景。
成人朗诵环节,仓前扶雅之声朗诵团带来的《月光曲》柔情婉转,桃李合诵团朗诵《纸船,寄母亲》情感真挚,浙江省朗诵协会副会长曹勇则以《难忘的一课》的深沉演绎,唤起全场对母语与家国的共鸣。活动尾声,王福生领诵《少年中国说》,不少观众听到熟悉的篇章,开始自发朗诵起来。
“在塘河边读课文,孩子理解了什么是‘水乡’诗意。”带女儿来参演的陈女士感慨,“孩子在演出后和我说,传统文化从不遥远,它就在塘河的波光里、月饼的香甜里,更在每一颗被文字打动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