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城风正劲,跃上潮头满目新。
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去年以来,杭州余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余杭国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资本运作+金融服务+数字信息+资产运营+人才引育”五大产业集群,挺膺担当、主动作为,坚决助力余杭打赢经济翻身仗,为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翻开2023年“国投记事簿”,有喜悦有振奋,有憧憬有实干。一组组跃动的数字,折射这一年余杭国投的蓬勃发展之势:截至2023年12月底,集团资产总额1025.58亿元,同比增长16.75%;净资产363.74亿元,同比增长1.98%;营业收入62.35亿元,投资收益1.74亿元,利润总额5.16亿元。
这一年,余杭国投步伐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采”“很显底气”,可谓“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本版组稿 金祝平 陈可君 阮伟康 沈宏
强根铸魂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现场互动“拉家常”讲解故事、紧贴热点以真情打动观众……在“国投青年说”青年理论宣讲大赛暨微党课比赛上,青年宣讲员深挖“八八战略”理论富矿,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等关键词,生动讲述余杭国投青年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奋进姿态和实践成效,引得台下掌声连连。
厚植新风尚,“党性”当头讲。余杭国投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建总要求,坚定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定不移以高标准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集团党委坚持政治铸魂,抓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八八战略”提出二十周年,持续开展理论宣讲等活动、组织“党员春训冬训”“党的二十大轮训”等培训,运用学习强国、浙里干部之家等学习平台开展深层次学习,组织开展专题党课12堂,邀请区党校讲师专题授课2次,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集团党委制定主题教育学习计划,细化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走亲连心“三个全覆盖”工作举措11条,深化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扎实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在大樟树下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民主协商展示馆体悟基层工作方法,在浙江展览馆汲取力量、坚定信念……踏着主题教育“春风”,余杭国投党员干部在“走过的足迹”里学方法,在“擘画的印迹”里学经验,在“牵挂的心迹”里学情怀,进一步增强感恩奋进的自觉。2023年以来,集团已组织党员开展各类学习45场次,累计召开党委会4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
风清气正
廉洁之花常开常盛香满园
“生动、简洁,直观地鞭笞贪腐,警醒我们一定要守住纪律底线,打好人生的廉洁底色。”在一场“廉洁文化行”活动中,余杭国投广大干部员工齐聚一堂,“浸润式”制作清廉香囊、开展清廉摄影等,清新浓郁的廉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以文化育人,润物无声胜有声。去年以来,余杭国投围绕“清企有招、亲商有度、青年有为、勤者有业”的“四清”建设目标,坚持靶向思维,不断探索廉洁文化建设新载体、新形式,全方位全覆盖提升廉洁教育的持久性和渗透力,着力打造廉洁文化“生态圈”,营造宣廉、崇廉、践廉的良好氛围。
线上,集团充分发挥指尖传播影响力作用,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清廉国企”“廉洁一课”等专栏,扩展廉洁文化宣教“业务”,传播“廉”声音、传递“廉”能量,打造廉洁文化网络基地,累计推送清廉建设工作动态、廉洁教育推文30条。线下,集团推动廉政内刊常态化建设,汇编《党风廉政信息动态》;各子公司充分利用办公楼道内可展示区域,生动融入企业文化和廉政教育元素,打造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长廊,让每一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廉洁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同时,集团纪委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级、不同人群采取“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的教育方式。比如,为新入职员工开展“勤业敢作为,廉洁守初心”廉洁授课,为青年干部录制勤廉主题歌曲《光芒》,对新提任干部开展任前集体廉政谈话等。集团全年累计组织全体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28次,发送廉洁提醒短信3537人次,督促全体党员干部时刻紧绷“清廉”之弦。
此外,针对集团资金体量巨大、信用风险高的产业特点,集团扎实推进风险防控全流程管理,建立关键风险指标预警机制,有序推进“业务综合管理2.0”系统改造升级,试点实现部分业务全流程线上审批、监管、溯源;根据历年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设置财务管理、项目风控、法律风险、审计监督等专项课程,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守法诚信、合规经营意识。集团获评为2023年度“全省单位内部经济体检先进集体”,是杭州市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国企平台。
一路走来,余杭国投不断夯实“廉”阵地,让市场看到了一个清正廉洁、高效运转的先进国企。
投融有道
金融“活水”赋能发展精准助企
“有了这500万元的融资,我就不用担心供货问题了。”去年“双十一”期间,在收到余杭国投工作人员送上的“助企礼包”后,杭州三式化妆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双十一”大战充满了信心。
杭州三式化妆品有限公司是余杭区内一家自研自销的化妆品企业。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企业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生产备货,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源流失。得知企业情况后,余杭国投助企服务员第一时间上门走访,主动靠前服务,迅速为其提供政策性担保增信服务,在一周内帮助企业获得了500万元融资,为企业在“双十一”“大干一场”提供“真金白银”的底气和自信。
像杭州三式化妆品有限公司这样享受余杭国投助企举措的企业还有很多。去年以来,余杭国投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转贷资金、小额贷款等功能优势,引入金融“活水”,为面临资金困境的中小企业解燃眉之急。
集团主动走访园区,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联合区科技局、区经信局以及合作银行共同举办“金融服务 共创未来”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区亲清办“雨露课堂”,全年走访服务企业300余家次,持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集团与15家合作银行保持密切联系,加大“双保”“余信保”“科创数据贷”等快速审批业务的合作规模,下属担保公司推出减费让利惠企政策,共为220户企业累计降费344.93万元。
此外,集团还着力加大人才科创类企业担保服务力度,为区内205户人才科技型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金额66315万元,同比增长50.34%;创新“绿色贷”担保产品,拟联合湖州银行为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冷冻食品交易市场商户提供政策性担保,助力“三农”企业发展;参与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并入选2022年度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典型案例;通过整合供应链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盘活企业信用,为中小企业供应链赋能,去年以来,供应链团队累计走访50余家企业,新增合作企业5家,签署贸易订单220余笔,订单总金额全年完成12.04亿元,确认收入10.04亿元,实现利润1100余万元。
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在2022年度全省行业监管评级中,均被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评为A级。数据显示,2023年,集团担保业务在保户数288户,在保余额91631.5万元,其中,支小支农累计277户,金额91181.5万元;转贷业务累计完成3800笔,周转金额142.96亿元;小额贷款新增发放69笔,金额50050万元;委托贷款累计5笔,余额1478.5万元。
余杭国投并没有“小富即安”,而是更加注重“融”的能力。集团成功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完成首支30亿规模私募债发行,票面利率创2023年以来全国同级别区县可比私募债最低利率;确定余杭区国企首个类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类REITs)发行方案,拓展多层次资产融资渠道;与元璟资本签署战略协议,联合大型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产业园区不动产投资基金,盘活经营性不动产,丰富资产配置选择,助力产业集聚引培。
在投资方面,集团主动上门对区内120家上市培育及高估值企业进行走访、恳谈全覆盖,建立上市培育企业投融资需求工作台账,股债联动组成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专班。去年以来新增投资中艺实业、心有灵犀、比智科技3家上市培育企业;已与安步汽车、宇泛智能签订协议;余杭上市培育企业中集团股权投资企业累计12家,债权服务企业累计13家,着力支持区内优质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集团累计投资项目88个,其中:直接投资39个,投资金额37.20亿元,子基金58个,基金总规模567.74亿元,实缴出资36.5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含天使梦想基金和让利性投资)865个,累计对外投资总额220.66亿元;投资余杭区项目379个,投资区内项目总额42.9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225.14亿元,放大效应6.17倍。2023年,集团获得清科榜“2023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2023年中国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30强”等6项榜单荣誉,持续打响“余杭国投”金名片。
双招双引
以项目人才之“进”促发展之“稳”
杭泰数智、芯启源DPU、沐曦GPU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爱康科技、中国公共采购等上市公司落户余杭;直投项目程天科技产品——外骨骼机器人在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上惊艳亮相,助力残疾人火炬手进行火炬传递;招引的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880.HK)于2023年12月29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精彩瞬间的背后,皆离不开余杭国投的努力与付出。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去年以来,围绕深入实施全省三个“一号工程”、打好全市“两场硬仗”,余杭国投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建立同时招商、同时研判、同时推进的“三同时”工作机制,会同各产业平台制定区产业基金招商项目初步评判机制,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集团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放大社会资本集聚效益,与元禾原点、元璟睿恒、海邦资管、东方嘉富、省大数据交易中心、杭州城投、爱康科技7家机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推动余杭区政府与省金控、杭实集团、杭州资本、杭金投、财通证券、君联资本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重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提供专业研判和资金力量,以集聚高端要素、撬动社会资本助力我区产业发展做优做强。
据统计,2023年集团累计外出招商28次,招引项目217个,其中未来科技城项目64个,钱开区项目43个,良渚新城项目48个。
“招商不仅要招引项目,更重要的是招引人才。我们还要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同频共振、一体推进,促进人才、资本、技术、项目等一并落地。”余杭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志刚说。
诚然如此。眼下,我区正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不动摇,深入实施“创新策源工程”,持续加大“压舱石”式顶尖人才引育力度,加快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余杭国投深知,项目落地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科创人才的支撑是决定企业走多远的关键。
招引杭州话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的同时,余杭国投创新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模式,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受惠范围,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形成“人才双创双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具有可复制性的“余杭经验”。启动梦想小镇天使基金,首期规模5000万元,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方式,全力激发余杭创业人才潜质,加快建设梦想小镇创新创业生态圈。设立之科成果转化基金落地余杭,首期规模5亿元,助力之江实验室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去年9月,由余杭人才集团(余杭国投下属子公司)负责运营的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开园。该园区以杭州西站枢纽为核心,提供集人才招引、项目落地、创业创新、生活保障等人才事项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务,持续集成面向年轻人的最新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枢纽”产业园区品牌。
开园以来,已集聚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47家,从业人员1.1万人,吸引脉脉、万宝盛华、锐仕方达、3A教育、上海外服等63家知名(分支)机构落地,外企德科等世界500强企业启动实质性落地计划。2023年,该园区入选了浙江省首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名单。
为进一步服务保障人才成长,余杭人才集团逐步完善内部制度,多层次组建内部团队,强化团队整体技能与素养,梳理拟定“人才教育培训、人才活动、人才项目评审、人才计划申报、人力资源服务、人才平台投资运营”六大基础业务,“人才数字化、海外引才、人才基金”三大特色业务模式的“6+3”公司运营方案,与上海等长三角城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立“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经济专业联盟”,与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全国高校就业处代表共同成立“在西站”大学生就业之家,为人才招引及项目落地提供服务。
依托我区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余杭国投还牵头组建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抢滩布局余杭未来AI和算力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积极与阿里云、绿城产业、鲁尔物联等企业在算力中心、未来社区、城市安全平台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完成市场化项目合同26 个,合同总金额 8082.381 万元,较去年增加55%。全年取得软件著作权16个,累计取得29个。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新的一年,余杭国投将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清廉防线;稳步招商引资,重视项目研判;搭建融资体系,做好金融服务;夯实专业矩阵,提升贸易质量;创新数字产业,提升算力能级;做优人才服务,打造行业标杆。
锚定打造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奋斗目标,余杭国投将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精神动力,全面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筑稳经济发展“压舱石”,当好改革攻坚“排头兵”,为我区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不断凝聚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