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仁和东风小学
立德树人践初心 培养新时代“仁·智”好少年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东风小学始终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仁智教育”理念,通过以仁育人,以智启志,仁智共生,培养“仁爱厚德,智学求真”的仁智少年。经过近五年的实践,仁智教育理念逐步得到推进,学生素养稳步提升,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学校特色逐渐显现。

  学校的“仁智教育”特色具有三大特征,即一个中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二大体系:“仁+智”教育体系;三种途径:德育课程一体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课程常态化,且每种途径予以四项保障。

  本版组稿 宋晗语 朱筱

  01

  党建统领篇

  党建引领 牢记使命

  厚植廉洁土壤,播撒清廉之种。仁和东风小学以清廉建设为根基,笃实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断激发党员创先争优,师生协同共进的教学理念。2023年,学校把“清廉学校”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大力营造崇廉敬廉爱廉的浓厚氛围,将“清廉学校”创建推向深处、落在实处。先后获评“余杭区清廉学校示范点”、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余杭区特色品牌慈善基地。

  2023年,仁和东风小学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不断推进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特色化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借助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力量,与杭州市卖鱼桥小学合作、杭州胜利实验学校签约、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联盟,并以书记带头,学校党员骨干教师为核心,形成敢担当,勇拼搏,积极进取的“一三六青蓝教师”队伍,在各级各类学习平台与比赛中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努力体现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02

  仁智德育篇

  以仁育人 以德求得

  3月,聚焦“三五”学雷锋日,仁和东风小学组织开展“毅”起迎亚运——环保毅行活动,4公里的毅行之路,师生们一边走着一边不忘自备垃圾袋和手套,践行“不丢乐捡”的行动,把沿途的垃圾捡干净。

  仁和东风小学坚持以志愿服务促养德育理念,将志愿服务融入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活学生自我管理路径。以我校养成教育中“十大好习惯”为重点,成立“仁爱”小公益社,将志愿服务与好习惯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学校被评为余杭区特色品牌慈善基地。

  为提升学生服务他人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学校形成 “一二三四”志愿服务格局为抓手的德育体系。一个口号:服务他人、成长自己;两个维度:校内、校外志愿活动;三项内容:自我管理、服务同学、服务社会;四个层级:校长助理岗、先锋志愿岗、文明监督岗、班级服务岗。在评价方面,结合学校爱心能量站作为评价激励手段,评选爱心小使者、仁爱之星以及仁爱班级,厚植师生奉献情怀,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03

  仁智课程篇

  以智启志 以行促行

  2023年,仁和东风小学在全面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省厅课程设置要求,将部分国家课程与拓展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利用项目化学习,实施品德、数学、英语、语文、体育等“学科+”的课程整合、拓展、优化教学,实现基础课程校本化。

  与此同时,为凸显特色资源,学校还积极开发活动课程。学校里不仅建起了仁和记忆博物馆,依据地域特色,学校开发了仁和记忆地域课程和德育主题活动课程,《仁和记忆》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

  书法教室里,笔墨飘香,在老师的陪伴下学生们静心练字,从书写时的提、按、顿、挫,体会到汉字书写艺术的精妙,更透彻地领悟到“见字如见人”的深刻内涵。另一间教室里,篆刻社团的孩子们手握刻刀,用正、侧、冲、挫、切等不同的刀法,将一块块的冻石玩转在自己手中,方寸之间,展示出中华文字之韵。一撇一捺,一刀一刻,东风师生传承国学精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下诗意生长。学校也连续两年获得了区中小学书法团体赛一等奖。

  眼下,学校利用“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呈出来”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学校成立了“四小学院”,即“小文学院、小理工院、小艺术院以及小体育院”。“四小学院”为孩子提供多样化、可选择、活动化、全开放的课程,课程涵盖人文、科技、艺术、体育四大领域,汇集学校品牌的“精品课程”。 

  04

  仁智科研篇

  仁智共生 蓄势前行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对强化学校师资力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助力学校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仁和东风小学始终把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做好顶层设计,多措并举,促使青年教师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为提升教师教研能力,学校与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胜利实验学校、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资源进行专业培训。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在教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让名师工作室成员扎根前沿理论,致力课题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学校先后被评为余杭区先进教研组,余杭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示范教科室,学校教师各类科研比赛获奖率居全区前列,丁历瑛校长的《仁和记忆:依托地域文化的小学校园开放式博物馆研究》省级立项,《仁和记忆:依托地域元素创新小学思政教育的样式研究》获得杭州市综合类成果二等奖;2023年,学校的《仁智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索》杭州市课题立项。

  学校不断创新和探索教研途径,转变教师在教研中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化零为整的“抱团式”教研,从而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在“抱团式”教研中通教材、通教法,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每个月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年一度的现场改课让老师们卷入教研。通过有经验教师,优秀的青年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导、提、教等,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开展学科组内同课异构教学比武活动,进一步彰显教学个性,凸显个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增强学习兴趣,体现因材施教,学校先后被评为余杭区诗词教育基地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实验学校。

  05

  总结展望篇

  龙骧阔跃 凝势踞彰

  回首展望,学校成果丰满。五年的成长历程,让仁和东风小学乘着余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努力打造人民满意优质均衡的美好教育而不断努力。回望过去,学校获得省市区奖项30余项,并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与支持下,努力开创新局面,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凝心聚力,浇筑仁智精神。2024年,学校始终秉持“仁以心,智于行”的办学理念,以踏踏实实的教学风格,勇于创新的教学愿景,凝聚社会、学校、家长的三方力量,努力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与新时代教师,为余杭教育的蓬勃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9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2版:两会特别报道
立德树人践初心 培养新时代“仁·智”好少年
余杭晨报两会特别报道30立德树人践初心 培养新时代“仁·智”好少年 2024-01-16 2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