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余杭全力打造“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梅雨季高湿度来袭 身体沉重又倦怠~~~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雨季高湿度来袭 身体沉重又倦怠
中医说的“湿气”,到底要怎么破?

  令人闻风丧胆的梅雨季里,杭州的空气湿度动辄直逼90%,每天都裹着一层薄薄的汗,像穿了件半干的衣服,黏腻厚重。

  在这种又闷热又潮湿的环境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身体困倦沉重,总感觉身上有东西裹着;懒得动弹,头发和皮肤出油增多,大便也总是黏马桶;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又萎靡不振、舌苔厚、胃口也不好;早上刷牙总感觉恶心有痰……

  如果你也有上面这些情况,那么八成是湿气在体内作怪。

  浙江省中山医院医生表示,现代人养生,往往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补”而是“排”,快停下“加湿”行为,打开“排湿水龙头”,让身体重新找回轻松。

  ① 中医常说的“湿气”到底是什么? 

  中医所说的“湿气”来源分两种:一种是由外而得,称为“外湿”,另一种是因内所得,称为“内湿”。

  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生湿邪则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输布功能障碍有关。

  天气因素 现在是梅雨季,湿气比较重。《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中央生湿,湿生土”,中央应长夏,长夏生湿。所谓的长夏一般指夏至到处暑,这段时间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湿热交蒸,故多湿病。

  情志因素 情志不舒,如长期焦虑、抑郁等,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产生湿气。

  饮食因素 进食生冷、辛辣、油腻等,如炸鸡、啤酒、棒冰、奶茶等,可能会使脾胃受损无法运化,凝积成湿气,代谢废物无法排泄,导致湿久化热。

  缺乏运动 如果长期缺乏足够的运动,会导致机体运化失调,水液代谢紊乱,体内湿气越积越多,就出现身体湿气重的现象。

  脾气虚 该病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疾病。患者常会因脾脏虚弱,导致水运不济,可能会引起湿气运化受阻,出现湿气明显加重的现象。

  ②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湿气重?

  判断湿气重不重,有两个简单的信号。

  看舌头 如果你发现舌苔厚腻,上面像铺了一层类似苔藓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湿气重的表现,如果常年如此,那说明你体内湿气相当严重了。

  此时,舌头还会出现另外一种现象:边缘有锯齿。这是水湿太重,舌头变得胖大,和牙齿挤压而形成的。

  看大便 如果你上厕所的时候,想拉又拉不出来,大便溏稀不成形,容易粘在马桶壁上,擦屁股需要用很多手纸,这说明你湿气太重了。

  ③ 湿气重会有哪些影响?

  肥胖 湿气重,可能会导致大肚子、双腿水肿、腰身粗大等,即使你用尽了各种减肥方法,还是没能避免继续长胖。中医上把这种现象归纳为“肥人多痰湿”。

  皮肤粗糙、脱发 湿气也会让你的容貌大为受损,皮肤会变得又黄又粗糙,油腻不堪,毛孔粗大,头发也特别容易出油,还易脱发。中医上把这点称为“湿气溢于肌表”。

  精神萎靡 湿气还会让你时常感到疲惫不堪,莫名的头晕、头痛、小腿沉重、四肢酸痛,每天都会哈欠连天、瞌睡连连。中医上把这点称为“湿重如裹”,湿气过重,身体就像包裹着一件半干衣服一样别扭。

  ④ 如何排湿气?

  中药茶饮 可以喝一些祛湿茶饮,如浙江省中山医院自制的“健脾祛湿茶”“轻盈茶”等。

  中药泡脚 可以用生姜、花椒或艾叶(选其中一种即可)煮水,睡前泡脚10-20分钟,泡到微微出汗,可以疏通经理,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去除湿气。

  艾灸 艾灸被形容为人体湿气的“除湿机”,可以选择神阙穴、丰隆穴、天枢穴、关元穴、脾俞穴、水分穴等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温补肾阳等作用。

  拔罐 拔罐是中医学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主要借助适宜的罐具,施术于人体皮肤、经络、腧穴及病变部位,借以打开皮肤的毛孔,通过经络的传导,刺激五脏六腑,将阻滞于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及侵袭机体的风、寒、湿、火、毒等病邪排出。

  刮痧 刮痧是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清热解表、解毒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肩颈部位刮痧有退热、祛暑的作用,刮完后,就能立即感到轻松,立竿见影。此外,刮痧针对感冒、头痛、肠胃功能紊乱、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等病症也有效果,此外,刮痧还有预防保健的作用,可增强卫气,强身健体。

  湿气排出后,人体也会不易困倦,变得爱运动、食欲变好、舌苔变薄、大便成形、睡眠变好,头皮出油变少,身体变苗条,尿液变得清澈,不再觉得嘴干口渴。

  平常吃点这些有助于摆脱湿气困扰——

  薏米 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改善便秘,薏米的吃法很多,可用其煲汤、煲粥等。

  姜 炒菜、炖汤时可以适当加些姜末、姜片调味,也可以做以子姜为主食材的菜肴,如姜爆鸭、子姜炒肉片、子姜炖牛肉等。

  红豆 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用红豆煮水,或加上黑豆、绿豆一起煮水喝,可以有效排出体内湿气。

  山药 虽然山药没有除湿功效,但可以补脾,间接排出湿气。山药可以炒着吃、炖菜吃,还可以蒸熟蘸白糖吃。建议选择铁棍山药,可药食两用,补脾效果更好。

  水果 如苹果、木瓜、无花果等也有除湿作用。苹果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和润燥等功效,适合脾虚、食量减少、胃阴亏虚者食用;木瓜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可用于缓解消化不良;无花果有开胃、清热、润肠等功效,可用于食欲不振、便秘及泻痢等症的食疗。

  (本报综合潮新闻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科技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视听
   第08版:视觉
让“一米高度”看到美好世界
中医说的“湿气”,到底要怎么破?
余杭时报健康06中医说的“湿气”,到底要怎么破? 2024-06-27 2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