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饺包团圆

  ○ 罗 高

  无论是重大节日的欢聚还是日常三餐的饮食,饺子都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每每想起这些有关饺子的俗语,便使人馋涎欲滴。

  饺子起源于东汉。相传张仲景辞官回乡途中,目睹乡亲们伤寒受冻、饥寒交迫的情境,便架锅熬制配以药材的羊肉,用面皮包裹,来抵御风寒。他的“祛寒娇耳汤”形似人耳,名曰“娇耳”。古时还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旧年交替之际,辞旧迎新,取“更岁交子”之意,亲人团聚,祈福新梦,图个大吉大利。

  冬至,年幼的我总会跟着祖母一起包饺子。祖母告诉我,饺子皮多用冷水和面粉,和好后放饧个把小时,再揉搓成大约3厘米的圆长条,用刀切成若干个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包裹调配好的馅心,捏成各种形态。水开下饺子,素饺子煮至浮上来即可,肉饺子还需再添冷水,反复三次才可出锅食用。

  在祖母的指导下,我们小孩子也参与包饺子。目的不是包各式各样的饺子,而是极具个人风格的饺子里有我们偷偷放进去的面值不等的硬币,如若能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也将预示着来年福气满满、好运不断。

  祖母笑呵呵地给我擦去脸上的面粉,说我包的饺子是“四不像”。

  饺子熟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端着碗,任凭滚烫的饺子在口中跳舞,也不削弱想要“中奖”的热情。于是,厨房里便有我们争先恐后的声音和惊喜连连的尖叫:我吃到了芹菜饺子——“勤财不断”,我吃到了韭菜饺子——“久财连连”,我吃到了白菜饺子——“百财大发”,我吃到了牛肉饺子——“牛气冲天”……

  祖母不辞辛苦,除了煮饺,她还会给我们做蒸饺、煎饺。金黄香脆的外衣里包裹着香嫩酥软的馅料,色泽光鲜,蘸料提味。胡秉言《饺子》里毫不吝啬溢美之词:“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咬一口唇齿留香,难怪在陆游眼里,饺子应该抢着吃才过瘾:“春前腊后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我们享受着与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除夕夜包饺子的传统已成为我们家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它见证着爱和关怀的传承。

  无论是岁月的流转,还是生活的起伏,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一饺包团圆,总能将我内心深处亲情的温馨与团结之力拉满。这份爱和团圆之情将永远温暖我们,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希望和勇气,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听
   第06版:法治
   第07版:财经
   第08版:文化
红甘蔗
我的两个恩人
一饺包团圆
余杭晨报文化08一饺包团圆 2024-01-04 2 2024年01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