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云岚 景宇) 12月初,仁和街道组织葛墩村、普宁村、花园村及辖区花卉企业负责人,前往广东省佛山市、广州市考察花卉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天时间里,考察组实地走访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菊花湾现代农业园区、陈村镇花卉世界、南海区里水镇万顷洋园艺世界、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花卉市场、花都区广州花卉之都等国内知名花卉基地、花卉电商集聚中心,学习蝴蝶兰先进组培技术、绿植栽培基质研究、盆景园林造景艺术等,并着重围绕农业工业化上楼、新品种培育引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我们要结合这次考察学习成果,取长补短、加强创新,讲好‘赏花到仁和’故事,真正把好的经验做法运用到仁和花卉产业集聚区建设当中。”仁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仁和街道结合辖区花卉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打造花卉产业集聚区,促进花卉研究、花卉繁育、花卉休闲发展等产业融合发展。
元旦临近,位于仁和街道的杭州国际园艺中心商铺内摆满了冬青、红玉珠、拱兰等各类年宵花,满眼的暖色调让人不由得心情愉悦。
小郑园艺场负责人洪素芬正穿梭于花丛中浇水、整理枝条。她告诉记者,目前正值年宵花销售旺季,每天联系订购商、打包发货要忙到深夜,有时候甚至通宵加班至凌晨。“前来订购的有零售消费者,也有江浙沪等地的花卉批发商,蝴蝶兰、拱兰等订购量较大。”洪素芬介绍道。
杭州国际园艺中心占地220亩,有园艺商户50家,主要经营多肉植物、家庭绿植、盆栽花卉、鲜花类等批发交易。园艺中心负责人屠丹介绍,园区不仅做线下零售和批发,还通过研学、线上直播拓展销售渠道,是一个以集聚化开发、基地化产销、市场化运营、公园化休闲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农业体,预计今年花卉农副产品成交额在1.5亿元以上。
记者在园艺中心的多肉博物馆看到,这里搜集了上百种新奇萌趣的多肉品种,提供团建、婚庆、亲子研学等延伸业务。“我们这边有将近100个品种,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觉得很有意思。”屠丹说,后期计划拓展品种收藏、育种等延伸服务,让杭州市民感受到别样的异域风情。
牡丹花会是普宁村的一张“金名片”,该村拥有600年历史的古牡丹园。牡丹种植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普宁村还联合山东菏泽种植了近1000株品种多样、颜色丰富的牡丹,大大提升“赏牡丹”的可看度。
仁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依托原有蝴蝶兰、牡丹、苗木等花卉产业基础,谋划了花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方案,计划用2年时间,落地以启美、稼禾等为实施主体的8个项目,打造一个产值超10亿元的花卉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