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锋龙 通讯员 葛海虹) 审计监督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探照灯”,更是推动治理升级的“助推器”。区审计局在对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运行情况专项审计中发现,部分产业园区存在运营效率不高、空间利用不足等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审计部门联合余杭经开区,通过召开运营商座谈会、实地走访企业等方式,精准摸排创新主体需求,形成加强运营考核管理、提升运营服务精度等优化建议清单。
“审计既要‘诊痛点’,又要‘开良方’。”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审计建议,余杭经开区迅速行动,加强运营商绩效考核指导,完善项目准入、园区续租等制度,推动管理流程规范化,还推出了“助企服务2.0行动”计划。
一系列举措落地后,余杭经开区产业空间质效跃升:航世科创园凭借高效运营与优质服务,成功获评“市级孵化器”;双创园、紫创未来智造谷等6大产业空间运营绩效全面提升,综合入驻率超80%,吸引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入驻。“审计建议帮助我们优化资源配置,现在园区服务更精准,企业创新动力更足。”园区运营商负责人说。
为巩固整改成果,区审计局联合科技、经信等部门,启动产业空间运营效能摸排,推动建立“效能监测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产业匹配度、企业成长性等指标,动态优化园区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创新主体。
当前,余杭经开区正以审计整改为契机,加速构建“高效能产业空间+高质量创新生态”协同发展格局。“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审计成果运用,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以更高标准提升产业空间能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