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学子化身“文物医生” 在良渚做一日“遗址保护修复体验官”

  本报讯 (记者 王媛媛 通讯员 沈宇皓) 如何给5000岁的良渚古城遗址“看病”?如何为土城墙喷植物精油防治苔藓?“趣卫良渚:遗址保护修复体验官”活动昨日在杭州良渚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开展,18位来自考古学、博物馆学等专业的高校学子化身“遗址保护修复体验官”,近距离了解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的“黑科技”与“真功夫”。

  体验官们首站来到已运行一年的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实验室,参观了功能完备的修复、检测分析、生物、化学等实验室,并深入了解遗产保护研究的价值与目前存在的土遗址保护难题。

  “在良渚古城遗址本体上,有一种常见的生物病害叫作蚁狮巢穴病害。蚁狮会在土中挖出漏斗状的陷阱来诱捕猎物,除了破坏土遗址的外观,还会导致土遗址表面疏松风化。”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体验官们利用昆虫观察盒、生态蚁巢进行观测后,共同探讨了蚁狮防治的实际方案。

  除了模拟推演,体验官们还上了一堂实操课。在土遗址建造工艺实验室,他们化身“良渚工匠”,经过碾碎、过筛、搅拌、填模、振实等工序后,一块模拟试验样块就“诞生”了。随后,移步土遗址修复实验室,他们又化身“文物医生”,沉浸式体验了孔洞填补工作,完成了模拟土遗址的保护修复实践。

  “通过遗址保护修复体验,让我感觉书本里的知识活了起来,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工作也远比想象中的更加细致。”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考古学专业大三学生周培边实操边分享道,“考古不仅要懂历史,还要拥抱跨学科合作,才能守护好人类的共同遗产。”

  下一步,良渚遗址管理区还将陆续组织开展文物监测保护体验活动,持续增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体验中感受良渚文化的魅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法治
   第06版:财经
   第07版:消费
   第08版:健康
良渚文化大走廊三大地标迎来国际研学首发团
高校学子化身“文物医生” 在良渚做一日“遗址保护修复体验官”
积极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 做深做实“文化+科技”文章
“就创一体”打造优质陪跑生态
4个省级小微企业园 获示范标杆专项资金支持
余杭时报要闻01高校学子化身“文物医生” 在良渚做一日“遗址保护修复体验官” 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