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五千年中国看良渚 保护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渚遗址这五年 如何走宽“大遗址保护”之路
  无人机巡查遗址安全

  城墙修复工作

  “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

  南城墙与水城门

  三叉形器

  玉鸟

  5年前,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手中的木槌重重落下,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规模庞大的宫殿区、世所罕见的精美玉器、丰富多彩的符号系统、完善的城市体系、发达的稻作农业、世界最早的堤坝系统……

  这是属于良渚先民的荣光。五千多年前,他们创造了这个总面积达14.33平方公里、气势恢宏的良渚古城,中华大地的文明曙光在此初显。

  这让每一个“良渚人”与有荣焉。几代考古人的接力,让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看得见、摸得着、可感悟。每一位在良渚工作的人,把“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故事生动地讲述给每位来访者,将文明之光传播到更广阔的空间。

  把这一世界遗产保护好,更是每个良渚人肩负的使命。迈向后申遗时代,五年的实践,良渚是如何走宽“大遗址保护”之路的呢?且看这一串脚印——

  1

  修编保护总规 升级“大遗址保护”能级

  随着考古发掘落下的每一铲,气势恢宏的良渚古城逐渐揭开了面纱。在此过程中,对良渚遗址的保护也从未停歇。

  2001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设立,同时成立了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良管委”),在全国首创以“文物特区”的形式对大遗址进行科学保护、有效管理。

  早在2002年,我市颁布《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2013年,该条例依据考古进程的完善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同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杭州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为了让保护和利用齐头并进,自2019年11月起,良管委启动《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持续修编《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重点对拓展保护对象、调整保护区划、优化管理规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规划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

  比如,根据最新的考古重大发现,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控制区进行了整合、优化、调整;再比如,针对遗址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以遗址完整保护为前提,兼顾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和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生态资源保护、用地调整、居民调控、城乡建设、产业经济、旅游发展等方面制定专项措施。

  在克服诸多困难后,良管委顺利将《总规》修编送审稿报送至国家文物局,又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和省文物局多轮指导意见,完成《总规》最终核准稿,并将全套规划材料上报省文物局进行核准,目前正在等待省政府批复和公布实施。

  待《总规》正式公布后,将进一步为后申遗时代良渚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定依据。

  2

  数字赋能保护 构建“整体智治”模式

  作为世界遗产,遗产地需要定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遗产地评估报告,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遗产监测。

  良渚古城遗址的遗产区范围有多大?14.33平方公里,相当于2007个标准足球场。

  如何将这么大范围的遗址,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如何确保无一处遗漏、无一时疏忽呢?

  2019年起,以良渚古城遗址监测预警平台为根本,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大脑”升级建设启动,于2020年正式发布,包括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大脑”综合管理平台,以及面向管理层的良渚古城遗址数字看台、面向用户层的“i良渚古城”微信小程序,实现传统遗产保护管理数智化转型升级。

  这颗“大脑”是个实时、动态监管的超级中枢,便于保护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隐患。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了公众一个参与遗产保护的机会。访客可通过“i良渚古城”微信小程序,反馈自己在公园看到的现象,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检测。

  文物保护,保护的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天然就是一项需要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

  2019年起,良管委实施文物与遗产管理局全员巡查制度,对遗址保护范围内批后项目实行专人负责、项目包干、分组巡查式的监管,对保护范围内的遗址点进行全覆盖踏勘,让每一名干部在奔跑中提升业务本领和综合素质。

  2021年,遗址保护的安防体系再度升级,“文物安全365工程”启动,意在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保护管理体系。通过分级管控、加强协作,遗址区有了“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制度防”多维立体安防体系。

  也正是在这一次次专职巡查、村社文保员巡查中,当地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步提升,守护圣地逐渐成为遗产地群众的共识。

  即便如此,点多面广的良渚古城遗址,依然面临人力少、管控难、压力大等问题。

  乘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东风,2022年6月,“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启用。该应用建设有“大遗址空间管治”“大遗址文物安全网格智治”“文物价值研究共享”“文物+”4个场景,首创“遗址监管网格”,落实全天候动态化遗址保护闭环。

  最近持续的降雨正是一次成果检验。借助“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做出预防性的提前演练。

  比如模拟当每小时降雨量达到40毫米时,持续多长时间后会漫灌遗址本体?哪些是薄弱点?借助模拟模型,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对薄弱点进行加固性保护,并根据系统的实时数据,及时做出应对。此外, 持续搜集的实时数据,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支撑。

  经过多年的持续升级完善,该应用已累计巡查量超过38.7万人次,整合46万余条良渚文化研究数据。更为难得的是,这一集考古、科研、保护、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大遗址文保应用系统,实现了广度上的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游客能在遗址前穿越古今。在持续强化大遗址综合保护的同时,推动世界遗产资源有效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

  3

  广泛开展合作 做好“保护力量+”文章

  在14.33平方公里的遗址区范围内,遗址种类颇为丰富,包括人工堆筑工程、祭坛、墓地、居址和手工业作坊等。而现代文物保护是一项跨领域、多学科、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光土遗址保护就涉及地质、土木、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多样的遗址种类需要更“量身定制”的保护方案。

  多年来,良渚人积极展开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持续探索新办法。以遗址公园里为数不多真实裸露展示考古发掘剖面的点位——南城墙为例,这些年,对它的保护一直在提质升级。

  生活在多雨潮湿的环境,良渚古城的土遗址是脆弱的,太干燥容易开裂风化,太湿润容易长苔藓等微生物病害问题。

  过去,这里曾经搭过一个棚,可一下大雨,雨水集蓄会一直淹没到泥土堆筑城墙的地方。为此,良管委请了外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搭了一个跨越南城墙的开放式保护棚。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监测巡查下,这个大棚,扛住了2018年的“利奇马”台风。

  降水的问题虽已基本解决,但南城墙仍会出现裂隙、渗水、虫洞、微生物病害等,需要保护修复。那个时候,大家对南城墙的保护需求还不太了解,还需要长时间的数据采集和状况监测,比如土壤的湿度、坍塌的规律、自然环境与本体病害的关系等。

  良渚的办法是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学科监测研究,探索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监测标准和指标体系,为有效监测预警和数据采集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深化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全面实施良渚古城遗址老虎岭、南城墙遗址考古发掘剖面本体保护工程,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土遗址保护技术方案,为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提供有效案例。

  比如2022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与敦煌研究院签署《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成立“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东南分中心”。

  现在的南城墙怎么样了呢?通过日常的裂缝修补、注浆、病害防治等,目前,南城墙的裂隙已基本修复完毕。通过多种植物精油调制的复合配方,对苔藓和霉菌的防治成效明显。这使得剖面上的文化层非常清晰,利于遗址的保护展示。

  在今年的“杭州良渚日”,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实验室也即将揭牌并投入使用。我们相信,在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上,必将有更多良渚解法。

  记者 濮玉慧

  良渚遗址管理区微融媒体中心 摇慧敏 朱成琪 王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五千年中国看良渚 保护篇
   第04版:五千年中国看良渚 研究篇
   第05版:五千年中国看良渚 传承篇
   第06版:五千年中国看良渚 利用篇
   第07版:深度
   第08版:文化
良渚遗址这五年 如何走宽“大遗址保护”之路
余杭时报五千年中国看良渚 保护篇03良渚遗址这五年 如何走宽“大遗址保护”之路 2024-07-05 2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