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当“小糖人” 重在吃动平衡

  肥胖的孩子要注意哪些?

  肥胖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帮助细胞摄取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但肥胖的孩子脂肪细胞变大,会释放出一些能干扰胰岛素作用的物质,让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导致血糖升高。长此以往,胰腺负担过重,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糖尿病。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热量摄入过多而消耗过少,爱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汉堡、薯条等,并且运动量不足。

  儿童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和成人一样,当儿童青少年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情况时,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具体来讲,就是排尿次数比以往明显增多,进而产生口渴而大量喝水;食量比以前有所增加,但体重不增反降或增长缓慢。此外,如果孩子容易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家长也需要注意。孩子伤口愈合缓慢或反复出现感染,如皮肤疖肿、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下一步诊断。从长期看,持续高血糖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干扰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使孩子身高增长缓慢、骨骼发育不良,而且会增加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儿童糖尿病有望彻底被治愈吗?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糖尿病分型。如果是1型糖尿病,通常是无法逆转的,患儿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儿如果发现及时,在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尚未严重受损时能够明确诊断,通过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措施,有可能在不依赖药物的情况下,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但如果2型糖尿病患儿已经出现了胰岛功能受损,那可能就要长期应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儿较成人防治上有哪些不同?

  首先,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尤为重要。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过度节食来控制血糖,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

  其次,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要更加重视心理调节。儿童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对于糖尿病及相关的饮食控制和治疗的接受程度上,会与成人不同,他们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也可能因患有糖尿病而产生自卑心理。

  第三,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儿童青少年用药的安全性要求更高。部分成人使用的降糖药物可能会因潜在的副作用而不适合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治疗主要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对于10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应用二甲双胍。

  第四,血糖控制目标不同。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较成人更严格,因为血糖异常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2型糖尿病患儿如何做好早期防疗?

  饮食方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活动水平等因素,合理安排每日热量摄入;让孩子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保证孩子饮食多样性,增加蔬菜、水果(注意含糖量)、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运动方面,儿童青少年可以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家长要注意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运动对孩子更有吸引力。

  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要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建议儿童青少年定期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健康中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理论
   第06版:健康
   第07版:美食
   第08版:文化
不当“小糖人” 重在吃动平衡
流感病毒活动强度将持续增加
不建议给孩子自行使用抗菌药 拍背、雾化可缓解症状
提前吃抗病毒药能预防甲流吗?
余杭时报健康06不当“小糖人” 重在吃动平衡 2025-01-14 2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