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怡倩 余杭经开区微融媒体中心 吴畅) 1月10日,杭州航启湾腾未来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70万套红外热成像产品项目顺利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实现“四证”齐发,成为2025年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首个“拿地即开工”的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坐落于余杭经开区的核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22亩,旨在建设一座仪器仪表制造厂房,用于生产红外热成像设备。根据规划,该工厂将于2028年竣工并投入生产,届时将具备年产2.4亿元红外热成像产品的生产能力。
“我们原来预计整个过程怎么也要两三个月,在余杭经开区的辅导下,没想到10个工作日就全部办好了,每个环节都很‘丝滑’。”杭州航启湾腾未来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余杭经开区的服务连连点赞。“从审批开始,余杭经开区的相关负责人就全程陪同我们,一起前往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办理‘四证’。这种贴心、高效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在短短一天内就走完了‘四证’审批流程,也让我们对今后在余杭经开区的发展更有信心。”
审批速度“新纪录”的背后是主动靠前的项目服务机制。近年来,余杭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率,为项目落地“提速护航”。“我们通过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提供精准辅导、预审办理、帮办代办等项目服务,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从拿地到开工的时间。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拿地即开工”是余杭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一个生动缩影。展望未来,余杭经开区将持续发力,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简流程、做优服务,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力度,通过组织产业链对接、政策针对性解读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