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走进校园 Newspaper In Education
~~~
~~~
~~~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I时代的写作

  ○闲林和睦小学 张侠忠

  在这个AI技术渗透生活每个角落的时代,人工智能写作早已突破技术壁垒,悄然走进校园课堂。面对这场“键盘革命”,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守护写作教学的初心?学生又该如何在智能浪潮中锤炼真才实学?这成为新时代教育亟待解答的命题。

  AI作为写作助手的角色具有双重性。它能减轻学生写作负担,高效完成素材搜集、结构规划、语言润色等辅助工作,但它无法也不该“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僭越“辅助者”的边界。写作作为人类思维的外化表达,其核心价值在于创作者的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这正是AI难以替代的维度。

  写作对于师生而言,还是一门“手艺活”,学生仍是写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老师依然需要循着作文教学的路子,一步一步地教导学生积累素材、遣词造句、片段练习、谋篇布局、行笔成文、交流反馈、修改润色等等;学生还是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写好一篇篇看图写话、单元习作、周记、日记、考场作文等等。作文仍需要师生共同经历"字字斟酌"的锤炼过程。AI的介入,恰似为师生配备了一位不知疲倦的“25后助教”,为传统教学注入新活力。

  技术双刃剑效应在写作领域尤为凸显。AI既能生成优质文章,也可能催生文章造假、文字泡沫等乱象。学生的作文不再是“手擀面”而是“机器挂面”,不再是新鲜出锅的“小炒肉”而是缺乏灵魂的“预制菜”,怎么办?

  让写作回归现场,让作文变成考场作文,是一种方式。

  悄然兴起的现场作文大赛,构建了纯粹的人脑竞技舞台。在这里,AI不能替考,无法代劳,参赛者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命题创作,要创造佳作名篇,全靠自己。

  考场作文,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命题作文”。考场作文不同于考场外写的“随笔”,不同于“自由创作”,也不同于作家的专业创作。出题人要么给了题目,要么给了材料,要么给了话题……规则都是立好的,要求都是明确的,范围基本是划定的,不是漫无边际的,大都“多元有界”。考场作文,是公共规则下的“自由”作文。

  考场作文,是讲究同场竞技的,它属于一种应试文。应试文当然讲究应试。时下,应试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不能一概否定。考场如战场,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把平生所学的一招一式悉数派上用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才叫一个能打,那才叫胜者。而真正的考场佳作,哪个不需要立意高深、有感而发、吾手写吾心、技高一筹、游刃有余呢?

  而考场作文与AI作文不是“水火不容”,不是“死对头”,而是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在考场外,AI可以成全考场作文,而考场也可作为AI的练兵场。

  比如,AI可以作为赛前备赛、赛中检测、赛后复盘的一种“高精尖”手段。赛前,它能当助手、当教练、当陪练;而赛中,只要选手没有作弊,遵守竞赛规则,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记录甚至检测选手书面表达的工具;赛后,它还可以帮助选手汇报,复盘,反思,打磨细节,找出最优解,制定最佳写作方案,促其在创作上日益精进。

  再说平时写作,学生如果没有写作素材了,也可以问问AI;写作需要指导时,也可以寻求AI的帮助。当AI批改作文刚刚问世时,我就尝试着用了,错别字、病句、好词佳句、亮点与不足等等,都能一一给找出来,分析得头头是道,评价得句句在理。我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我们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终于也可以像数学老师批改口算本一样简单了,拍张照片扫一扫,立马知道结果。”我校蔡文琴老师等人一直都在用AI开展作文教学,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的AI作文教学现已登上了省级平台,甚至传播到了省外。

  我们不妨把考场作文看成竞技体育,平时作文当作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一场赛跑,重在参与,能争金夺银当然好,名次不佳也不吃亏。不拒绝竞技体育,也欣然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岂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高山流水,言为心声。相信未来的写作课堂,会是师生与AI共同谱写的协奏曲:技术保障效率,人文守护灵魂,让每篇作文都成为思维绽放的见证,让每次表达都闪耀人性的光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理论
   第06版:财经
   第07版:校园
   第08版:文化
教师日志
AI时代的写作
舞台上的成长课
静待花开
余杭时报校园07AI时代的写作 2025-04-08 2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