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件提案镌刻履职印记 千言灼见映照委员初心

  优化城乡风貌

  文明越千年

  中轴何以启新篇

  提案人:团区委界别活动组

  回首这两年,余杭仿佛拿起了马良神笔,在大地上画下了天目山实验室、超重力实验室、南湖科学中心等一个个全球前沿科技阵地。当得知余杭要建设中轴线的消息时,我们已经期待,这个带来种种惊喜的地方将迎来新的蝶变。

  建议:希望余杭中轴线将成为未来城市的风向标,烟火气息浓郁,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成为未来城市风向标,与世界接轨。城市规划更具美感和生活气息,兼顾历史文化内涵。

  主办单位:市规划资源局余杭分局

  区规划部门聚焦五大板块的开发,如市民公园板块目标定位为城市客厅,国际商务区目标定位为国际化都市商务中心,未来总部区目标定位为全球数字总部创新基地,这里以“小街区、密路网”的模式,打造人性化尺度的各类新兴产业总部创新基地等。携手其余部门共同建设,争取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成模样、八年成榜样,打造一条世界级城市中轴线,建设一座人本之城、复合之城、自然之城、互联之城。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破除城郊偏见

  加强余杭区城市第三中心形象建设

  提案人:曹林

  2023年,余杭区在经历行政区划调整后重回全省第一。但是部分人民群众对余杭存在城郊偏见,余杭区的城市品牌还有待提升。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余杭城市形象的体系构建,以第三中心替代“新区”等传统通用表达。开放一批余杭区的核心IP授权给有能力进行商业化的文创、科技企业。注重城市幸福感构建宣传。

  主办单位:区委宣传部

  区委一直精心策划第三中心顶层设计。2023年,余杭在中央省市媒体刊发余杭特色重点报道2000余篇(次),在央视累计播出400多条。玉鸟集、闲林埠文化休闲街等持续向好,四条亚运主题游线获得大量点赞。余杭特色文化标识将开放打造,更好地将余杭特色文化IP融入年轻人生活。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农家书屋”

  发展、优化的建议

  提案人:梁易

  在余杭,农家书屋是重要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但目前仍存在图书配送不合理、借阅量低、管理员专业性不足等问题。

  建议:加强对书屋资金管控,建立独特的管理员模式。了解村民阅读需求,提高藏书的可阅读性,定期邀请专家来此授课。

  主办单位:区委宣传部

  图书选购、配送遵守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物不少于70%、本省出版物不超过30%的规定,配送书籍类别涵盖农业、种植养殖、法律、文学、少儿启蒙等。举办读书漂流、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农民阅读兴趣。定期组织区图书馆、各镇街、新华书店等部门对各农家书屋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发展以装配式竹木结构建筑为载体的

  示范社区(村)带动全体居民

  助力双碳目标和美丽乡村建设达成的建议

  提案人:陆善斌

  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节能低碳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有利于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建设美丽乡村。

  建议: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与之协调。农房外观指标审核应统一,审批标准应该融入对结构、节能、低碳的相关审核。与企业合作共建建筑形象示范村,鼓励人们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木质结构)建造房屋。

  主办单位:区住建局

  会同相关部门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木结构装配式建筑试点,在公建项目中开展装配化装修试点。帮助村民认识竹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加强工人培训,加大补助措施,极吸纳木结构装配式产业链企业加入建筑行业协会。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余杭塘河

  保护、建设和开发的建议

  提案人:经济界别活动一组 官蓓蓓 张洁 阮淼钎 

  余杭塘河是城市源点、余杭根脉,如果要发挥出它的魅力和价值,首先就要保护建设好余杭塘河的生态景观。

  建议:在余杭塘河沿岸引入首店经济,发展数字产业。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让景观与城市融合起来,开设水上运动、河岸音乐节、生态教育活动等。挖掘沿岸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商圈+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

  主办单位:市规划资源局余杭分局

  规划打造多段格局特色的三里长街,植入多元的业态。建设滨水漫步绿环,打造慢行系统,开发水上活动和赛事。目前已将截污控源、活水提质、生态修复、内源治理等举措纳入规划中,目标实现余杭塘水质稳定达到IV类,兼顾历史文化遗迹保护。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推动余杭区“公园城市”

  规划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赵金萍

  城市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余杭建设城市公园,打造山、水、人、城相和谐的人居环境,是优化城市风貌的重要一环。

  建议:制定“公园城市”整体规划,增加政策支持。推动土地复合利用,让城市中绿色更多。新建与改造结合,在新开发区域配套建设一批符合现代城市化审美和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借鉴成都、广州等发达城市智慧公园先进经验,建设智慧公园。植入运营管理思维,提升公园经济产出效力,实现公园资本化运营。

  主办单位:市规划资源局余杭分局

  统筹开展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规划建设,在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各单元详细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研究时,积极落实绿地公园相关要求,统筹开展各类公园选址,积极做好用地保障。聚焦核心重点完善核心区的绿地公园配套。一体推进城市建设与湿地湖链绿地系统打造,开展公园绿地嵌入体育设施建设行动,因地制宜提质补短。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我区治水工作的建议

  提案人:谷琦 陈泓伊

  “污水零直排区”建成后,经过几年运行,管网数据变化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才能全面达到“污水零直排”考核标准。

  建议:分批摸排、改造雨污管网,加强相关部门、镇街间沟通交流,方便后续施工。建议将“污水零直排”项目建设及后期运维等工作纳入年底考核。

  主办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

  截至2024年5月已累计完成管网排查859.69公里,立项11.5亿元并全部启动改造工作,完成市政零直排改造78.8公里,污水管网委托区环境(水务)控股集团统一运营。在区直单位综合考评美丽余杭建设专项考核中新增“污水零直排”项目建设、改造及运维等工作。待区环境(水务)集团一体化改革及两区水务划分后,根据新体制机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进一步优化

  杭州西站相关配套服务的建议

  提案人:陈树坤 周海军

  杭州西站作为余杭区内的重要交通枢纽,切实提高其配套服务,对提升杭州西部综合交通能级、便捷城西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参考上海虹桥站、杭州东站丰富周边配套,形成商业生态。争取更多出行需求较为旺盛的线路停靠杭州西站。推出停车优惠政策。

  主办单位: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

  当前杭州西站商铺涵盖饮食、出行等方面,设在铁路出发候车厅和地下2层商业街。设有对口合作会客厅、“灿若星辰”文化空间、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才驿站、人才会客厅等。2024年铁路第一季度调图后,铁路杭州西站开行旅客列车130列。后续管委会将同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协商沟通,争取更多出行优惠服务。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关于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系统

  着力推进儿童友好的建议

  提案人:方琼

  儿童友好的程度,彰显城乡发展的水平,有利于提升本地居民尤其是儿童的幸福感,也对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提供帮助。

  建议:由教育局牵头,联合交投集团下属公交公司,征集学生家长意见,在学生集中区域设置点位,开设公交“求知专线”,专线“点接线送”“一人一座”,减少私家车接送,缓解交通压力。高峰时段加强现场管理,如优化硬件、组织志愿者。升级慢行系统,推进“通学路”建设。

  主办单位:区妇联

  计划建设12条“幸福上学路”,已建成海辰中学、海辰小学等6所系统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地下接送系统学校,逐步面向全区推广。新增优化学生专线公交线路。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建设,增强师生交通安全意识。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进一步推进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提案

  提案人:蒋巧娅

  要从儿童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完善和安全的城市环境,将“1米视角”投射到城市规划中,也是智慧城市重要的人文补充。

  建议:盘活城乡资源打造全域式儿童友好空间,结合良渚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增加儿童文化认同感。从“一米视角”实践,通过儿童观察团等多元化平台鼓励他们参与进来。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把儿童友好理念落实在点滴中。

  主办单位:区妇联

  引入“一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在余杭妇联公微设置“儿童友好”栏目,并通过重要节日、大会,引起社会重视。创设更多安全与健康关爱的空间环境,建立儿童参与和表达的制度体系,例如与区政协共建“儿童社情民意联络点”,征集一批儿童民生提案,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实施“小候鸟行动”

  解决留守儿童寒暑假管理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钱少波

  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面临无人照顾的问题,我希望实施“小候鸟行动”,让留守儿童得到照顾,体现企业及所在地政府的人文关怀。

  建议:政府搭台,企业应成立小候鸟服务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小候鸟在企业内的活动。让大学生参与进来,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陪伴,并提供实习机会。加强宣传与跟踪评估,鼓励企业分享其在实施“小候鸟行动”中的成功经验,确保行动有效开展。

  主办单位:团区委

  结合调研结果,与企业、仁和街道、余杭经开区形成“小候鸟行动”初步方案,拟在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开始试点,为钱开区各企业务工人员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提供饮食、管理和课程。试点期间加大宣传,定期评估调整,争取逐步推广至其他有需求的镇街(平台)。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关于加强我区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提案人:李卿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 

  建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学校课程,并由专业老师负责。制定和执行评估计划,以确定教育方案的有效性。与家长、社区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现代技术和媒体渠道增强教育的可及性和吸引力。

  主办单位:区教育局

  出台《关于教卫镇街联动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余杭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图》等,谋划制定《余杭区关于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控的实施方案》,构建护航体系。持续完善护航路径,丰富校内释压活动,增加课外实践,与家庭合力纾解压力。

  提案办理第一轮分类评价:A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专题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百件提案镌刻履职印记 千言灼见映照委员初心
余杭时报专题10百件提案镌刻履职印记 千言灼见映照委员初心 2025-05-26 2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