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就是要去旅行,去郊游,去爬山,去住在山里。
如果不行,那就阅读吧!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
今天,我们为你送出适合春日阅读的书单。
到那些藏着春天的书里,感受春风拂面的惬意。
《四个春天》
北漂、沪漂、深漂……在外的人,只能在春节回家,和父母共处的日子大都在春天里。建筑零基础的吴叔,亲力亲为为自己修坟;走街串巷的老帅,修理家电滋养文学梦想;勤俭辛劳的父母,总有越还越多的债务……
《四个春天》聚焦父母、故乡、旧识,呈现西南小城中充满烟火气、人情味,同时充盈着诗意的生活景象。
陆庆屹的书写始终与故乡、父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静静地观察,不妄自评议,时常自省,对所有人的劳动和生活给予尊重。《四个春天》也并非试图剥离庸常和琐碎,带领读者去寻找艺术与诗意,恰好相反,它是通过展现平凡琐碎生活里的美,告诉读者诗和田野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在远方。
一屋两人,长相厮守;三餐四季,细水长流——为平凡赋予诗意,把日子过成诗。
同名电影获青年电影展大使黄渤、周冬雨、章宇推荐。
《登春台》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暌违四年推出的全新长篇小说,以俯瞰的视角开篇,张望浩瀚宇宙中的无数微尘。微尘一刻不停地,微弱振动,连成无数故事。
故事聚焦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十余年的漫长时间里,北京春台路67号四个人物的命运流转。
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分别从江南的笤溪村、北京的小羊坊村、甘肃云峰镇、天津城来到北京春台路67号。他们四人的故事在这里轮番上演,又彼此交叠。他们从无序、偶然中走来,却在时间的湍流中始终往前行进。
他们的故事,是无数微弱振动中的一角,渐渐拼凑成全貌,带我们离开地面,回望时代。时代里,藏着某种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的隐秘逻辑。在那里,日日万事丛生,其实本无一事。
《春水煎茶 听雨看花》
写字,搜书,说梦,喝酒,赏月,看花……
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悦乐与纠纷。用平静的心,感受一切大千世界的动静,从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出动静的美,用略见矜持的情感去接近这一切。
本书精选《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北平的春天》等60余篇周作人经典散文名篇,一本书阅尽其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在他的笔下领会世情的人格,读起来极具美感。
本书版本保留原貌,以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各版周作人的专著为底本,并参考其他出版社的各版本,在编校过程中,除改正一些错漏之外,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周作人的散文原貌,以期带给读者完整的阅读体验。
周作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他的散文风格“冲淡朴讷,从容平和”。在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古希腊文学和日本文学。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是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透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
美国中部有一个以美景著称的城镇。每到春季,城镇周围开满白色的小花,候鸟开始在枝头筑巢,小溪里挤满供人类垂钓的各种鱼类。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这里观赏美景,品尝美食,聆听鸟的欢唱……
一切都被一种白色粉末打破。农用飞机撒下这些粉末,导致森林、小溪、农田和房舍上都被粉末覆盖。先倒下的是喝了溪水的家畜。之后,人们发现虫害更加严重了,周围经常出现的小动物也不见了,甚至出现了人类病倒的情况。人们纷纷搬离这个曾经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寂静的春天》既是一部科普作品,也是一部自然文学作品。它的写作优美,触动人心,能够唤起读者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
《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女士的两部经典诗歌集。《繁星》共包含164首小诗,在这些灵动委婉、含蓄隽永的诗歌中,处处体现着冰心的创作信仰——“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
在《繁星·春水》中,冰心女士虽然仍以歌颂亲情,赞美母爱,颂扬童心为主,却用了更多的文字和感情,来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恼。她用忧愁而又温柔的笔调,诉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两部诗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母爱、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构筑了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本书为全新修订版,在原诗集之外,还收录了多首长诗及13篇精品小说,令读者多角度感受冰心作品的文学魅力。
《也是冬天 也是春天》
本书收录了迟子建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按主题分为追忆往事、慨叹人生、旅行随想、心灵漫游、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六辑,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
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该书平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
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种种感人至深的片段构建了她所独有的散文天地。
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
《春风沉醉的晚上》
本书是郁达夫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独特个性和人生际遇,代表作有《沉沦》《过去》《迟桂花》等。
除此类作品外,本书还收录了郁达夫另一类著名作品,即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疾苦,表现对劳苦大众的人文关怀的著作,包括《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的心灵轨迹,曾是媒体的炒作热点,更是当时书商热烈追逐的对象。
《在春天走进果园》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常简称鲁米,波斯诗人,被联合国评价为“属于整个人类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
鲁米的诗歌里,既有晒太阳般的单纯快乐,也有星空般的浩瀚之美。这些诗歌总能击穿事物表象,直达灵魂深处。当现代文明的坚硬外壳将我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不畅的时候,鲁米的诗,像一股吹来内陆带着咸味的海风,帮我们化掉那层硬壳,通往光芒四射的自我深处的门。
本书是鲁米经典《在春天走进果园》典藏升级版。新译数十首诗,合计约350首。关于生命、爱情、欲望、心灵和成长,短小好读,又直击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