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聚集阿里巴巴集团全球总部、3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坐拥浙江省十分之四的省实验室,打造“国之重器”科研集群——2024年,余杭区以3355.67亿元GDP总量蝉联“浙江经济第一区”,澎湃的发展动能背后,是一张以“电等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智能电网强力支撑。
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以超前服务筑牢发展根基,以电网升级锻造硬核引擎,以绿电转型助推低碳发展,交出了一份“电力赋能经济、绿色反哺民生”的高分答卷。
本版组稿/陈坚 张德峰
01
打造最优环境 超前服务激活发展“强磁场”
作为“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最重要的科研成果转化保障空间之一,南湖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新建项目工地一片繁忙,吊机、挖机、打桩机等各种大型机械马达轰鸣,一根根桩基被稳稳植入地下。
“该项目去年8月通过政府备案,没想到一天后电力公司就主动联系建设施工临时用电,不到一个月就安装完成。”杭州南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相关负责人周博说,根据以往经验,从拿地到开工一套流程下来得要两、三个月。
周博的“没想到”,得益于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响应政府“拿地即开工”改革政策,实施“摘牌即通电”服务,为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了强力支撑,保障“千项万亿”等重大项目落地。
除了办电速度,办电成本也很关键。2024年,余杭供电公司通过“临永结合”、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累计已为全区企业节省接电成本超2.28亿元,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
今年4月,余杭供电公司还基于“电网一张图”工具,在余杭率先开展全省首创“充电桩e键报装”数字化场景试点,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引入小区车库实景图形,通过“e键报装”,实现线上勘查,轻松获取小区车位坐标、附近表箱、配变额定参数等公开信息,按照“最短路径算法”AI自动匹配最优接电方案,替代传统线下人工勘查,实现客户少跑腿、少等待、少花钱。
通过实施“拿地即开工”“建筑用电报装一件事”“充电桩e键报装”等举措,余杭供电公司超前规划、超前建设电力接入工程、领先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切实优化当地办电环境。在2024年度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余杭区营商环境总体位列浙江省全县(市)第一档,“获得电力”指标评价稳居第一档。
02
加快电网建设 硬核基建锻造“超强引擎”
3月31日,余杭供电公司完成35千伏南水变电站投产。该变电站的投运,将满足重达280吨的“先行号”盾构机等施工用电需求,加快推进“千项万亿”工程建设进度。
占地约230平方米的圆形空间里,一个钢铁“巨人”用长7米的“手臂”,拎着两个“大吊篮”快速旋转,产生超重力……在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现场,余杭供电公司员工许潇涵带队排查配电设备,保障超重力离心模拟装置稳定运行。早在项目开工前,余杭供电公司团队便提前介入制定最优供电方案,确保这一“国之重器”用电无忧。
这仅是余杭区以电力“硬支撑”护航重大项目的一个缩影。2024年,全区23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再破千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榜首。2025年,余杭有22个项目入选首批省“千项万亿”工程。这些“满弦开工”的重大项目背后,正是电力服务“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硬支撑”的生动体现。
余杭区高精尖企业众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2024年,余杭供电公司建成浙江省首座“双花瓣”新型智慧配电网、浙江省首座数字孪生开关站,实现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功能全覆盖,全域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85%。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和生产需求双重攀升,社会用电需求激增。对此,余杭供电公司加快电网建设,推进220千伏大陆变3号主变增容、110千伏五常变主变扩建等在内的50余项现场作业、并计划在6月底前投运3项迎峰度夏重点输变配工程,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平稳。
电力保障既要解眼前之需,更需谋长远之势。2021年以来,余杭供电公司建设500千伏电网项目3项,110千伏、220千伏电网项目共12项,新建、扩建变电站9座,累计新增变电容量272万千伏安。“十五五”期间,余杭供电公司计划新建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8座,新增变电容量579万千伏安,为余杭区强劲发展势头提供可靠的电力“引擎”。
03
支持绿电发展 低碳转型绘就“绿色画卷”
4月17日,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总储能容量达到10.03兆瓦时储能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今年一季度,余杭供电公司共计并网666个光伏项目,7个储能项目,新增光伏3.98万千瓦装机容量,新增储能6365千瓦。
在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屋顶,超过8000平方米的光伏板日均发电5万千瓦时,满足园区30%的用电需求。通过动态调节用能,园区全年综合节能率超过10%。在三星工艺玻璃有限公司,通过屋顶光伏发电,日产80万只“绿色瓶子”的生产线实现100%清洁供电。
为优化能源结构,助推低碳转型,余杭供电公司积极拓展“供电+能效”服务,深入推进清洁能源消纳,基于电力大数据分析开展建模计算,开发“余杭区云碳平台”“光伏导航”“电网一张图”等平台,为企业节能降碳开“良方”,提供精准能效服务,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完成绿电交易1.44亿千瓦时,绿色电力证书交易62.5万张,企业用能“含绿量”持续攀升。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余杭供电公司还建成运溪路道路光伏,建成余杭首个“光储充换”一体化充电站和公共建筑轻量化节能改造项目,完成56个公共充电站、520个公共充电桩,完成33个小区充电设施“整体加装”改造,远“杭”无忧项目在瓶窑、黄湖、百丈、径山实现公共充电站乡镇全覆盖,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享受均等、便捷的充电服务。
今年一季度,余杭全社会用电量19.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4月,余杭全社会用电量6.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到10.31%——电力大数据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还是电网基建的“透视镜”,绿色转型的“风向标”,服务民生的“温度计”……从“拿地即通电”的极速服务到“双花瓣”智慧配网的可靠保障,从“电等发展”的超前布局到“绿电赋能”的低碳转型,余杭供电公司正以“顶格”服务护航经济“满格”活力,为余杭打造杭州重要城市新中心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