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凌晨走家串户上门收菜 在田里支起手机就是直播间
农妇变主播 乡味卖进城

  本报讯 (记者 王媛媛 陈玮铭) “大家有没有吃过南瓜藤?炒炒吃,鲜嫩得很……”上午9时许,在百丈镇溪口村的一间农房里,一场农产品直播正在进行。45岁的韩梦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着各类新鲜蔬菜。

  这间50平方米的农房里,有人称菜择菜、有人打包发货、有人手机直播,好不热闹。“野生”的直播间外,豇豆、四季豆、南瓜、玉米、黄瓜等新鲜蔬菜被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

  “您看这菜叶上的虫眼,虽然卖相不完美,可这才是真正原生态的,吃着放心。”韩梦随手拈起一把小青菜告诉记者,这些蔬菜都是村民自己种的。

  韩梦是河南人,嫁到溪口村已有8年。去年,她参加了百丈镇“村播之星”训练营,开始接触农产品直播带货。

  之后,这个外来媳妇硬是靠着一股韧劲,把村里大爷大妈种的“土疙瘩”搬进了直播间。她的直播间地点不固定,有时在农房仓库,有时就直接支在菜地里。

  天蒙蒙亮时,韩梦就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收菜。“村里种菜的都是老人,他们起得早,我就索性早点去收。”韩梦说,那些带着草屑的土鸡蛋、有伤疤的红薯、带虫眼的蔬菜,她都照单全收。

  直播带货一年多来,韩梦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户住在山上的老人。“阿姨年纪大了,每天背着菜走老远的路去集市,卖不了多少,还累得慌。”韩梦说,自己种过菜,知道庄稼人的辛苦,她每周就到老人家里去收菜。

  如今,韩梦的收菜队伍已稳定在四五十户,每天能收两三百斤。“村里的奶奶会拉着我的手,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跟我说‘谢谢你’,看到他们开开心心地数钱,我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韩梦笑着说。

  采访间隙,75岁的施克秋和老姐妹李苗凤提着自家种的蔬菜赶来。竹筐里,装满了水灵灵的番薯藤、玉米和苋菜。“听说韩梦在这里,我们住得不远,就自己送过来了。”施阿姨笑着说,“这些菜都是早上刚从地里摘的,今天卖了七八十块。”

  这些沾着泥土的“丑菜”,经过韩梦的“百丈百味”直播间一包装,摇身变成热销的蔬菜礼盒。通过现场组合搭配,新鲜食材直接端上城区居民的餐桌,还攒下了不少回头客。

  “城里人想吃真土味,村里人想卖个好价钱,我不过是把这两头连起来了。”在韩梦看来,看到村里老人们笑,一切都值得,这就是共富最朴实的模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美食
   第07版:消费
   第08版:校园
农妇变主播 乡味卖进城
高温天气易“上火” 这些安全隐患别大意
理论宣讲遇上科学秀 这堂“两山”课很生动
苕溪的水故乡的情 “母亲河”喊你来写诗
余杭时报民生03农妇变主播 乡味卖进城 2025-08-07 2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