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论宣讲遇上科学秀 这堂“两山”课很生动

  本报讯 (记者 吕洋 实习生 金正昊) “砰!”随着观众拉动皮筋,白色烟雾如膨胀的棉花糖瞬间弥漫开来,台下观众纷纷后仰惊叹。

  “当年砂石厂一炸,烟尘就钻进矿工肺里……”宣讲员陈林孝的声音穿透烟雾。

  “要是碰上火星子,可就真危险了!”搭档周末默契接话。

  这场模拟二十年前砂石厂开采场景的“炸裂”实验,拉开了余杭区首场《“两山”有理》理论宣讲的序幕。

  本次活动由余杭区社科联、余杭区彩虹人生青年理论宣讲工作室、仓前街道办事处主办,省科普联合会、余杭区“新时代创客说”理论宣讲联盟协办,将生态理论“溶解”进一场场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实验里。

  现场,周末以安吉余村的巨石为引,通过今昔画面对比,讲述矿坑变公园的生态修复故事,诠释“美丽经济”的转化密码。

  一旁,陈林孝用一组对照实验,让无形的温室效应现了形:两个瓶子同时加热,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内的温度计读数明显攀升,速度远超普通空气。

  “升温快,锁热能力强,这就是让地球‘发烧’的元凶之一。”陈林孝的总结让观众们真正理解了“碳配额”这个拗口的概念。

  烟雾腾起又散去,温度计刻度悄然爬升,塑料泡沫在溶剂中消融再生……科学实验的魅力,在于将抽象理论转化成可触可感的体验。当抽象的理念化作眼前一幕幕直观的“魔术”,观众不仅理解了“两山”理念蕴含的科学逻辑,更在心底埋下了行动的种子。

  接下来,余杭区将持续创新宣讲形式,探索构建多维联动、同频共振的宣讲新路径,让每一次“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都能化作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底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美食
   第07版:消费
   第08版:校园
农妇变主播 乡味卖进城
高温天气易“上火” 这些安全隐患别大意
理论宣讲遇上科学秀 这堂“两山”课很生动
苕溪的水故乡的情 “母亲河”喊你来写诗
余杭时报民生03理论宣讲遇上科学秀 这堂“两山”课很生动 2025-08-07 2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