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玉湖开 新城来 构建城市理想新图景~~~
2025年05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湖开 新城来 构建城市理想新图景
解码良渚新城“产城人文融合”下的未来生长力
  玉湖

  玉湖标志性装置“玉见未来”

  余杭美术馆实景图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杭州)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

  勾庄未来产业社区项目效果图

  良渚生命科技小镇

  梦栖小镇

  一站式服务平台

  玉湖健康产业园

  郁宅港绿道

  良渚新城运动公园

  杭州K11 Select购物艺术中心概念意向图

  2024年,坐落于“两廊一轴”“双遗文化”交汇处的良渚新城以“玉湖”为核,以“产城人文融合”为脉,在杭州大城北的建设版图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202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2.82亿元;完成经常性财政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幅6.83%。2025年一季度,良渚新城制造业投资完成4.72亿元,增速38.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4.18亿元,增速35.5%……

  重要经济指标高增速的背后,是良渚新城“以水兴城、以产聚人”的实践智慧。这座以湖为芯拔地而起的现代新城,既有硬核发展的底气,亦有诗意栖居的温度。                本版组稿/杨阳 陈曦  

  以玉湖为核心 丰富都市新区全新内涵

  玉湖的诞生,不仅是水域的延伸,更是良渚新城“营城”理念新的跃升。作为良渚文化大走廊的重要节点,良渚新城以水为媒的城市战略与杭州大城北的规划密不可分。2024年6月,杭州大城北国土空间规划正式发布,良渚绕城内9平方公里被确立为大城北城市核心区;2024年10月,杭州市新一轮国土分区规划正式获批,良渚作为“一主六辅三城”的六大辅城之一,绕城内26平方公里被划定为杭州中心城区。

  这些重大的上位规划,不仅进一步放大了良渚的城市影响力,从资源红利的角度赋予了良渚城市发展的更多可能,更意味着良渚新城肩负了“建设新城市、展现新作为”的重大使命。良渚新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水”的主题做好城市文章,作为城市点睛之笔的玉湖因此而生。

  2024年11月,占地688亩,集美术馆、市集、营地等于一体的玉湖YOHOO PARK综合体正式启用,这座被称为“没有围墙的艺术馆”立刻以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首周即拉动一路之隔的城北万象城客流增长45%,零售额增长15%;半年内累计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吸引来自香港、北京、四川、江苏等多地近60批次考察团前来调研,成为杭州城北现象级地标。

  玉湖的“流量”正在转化为“长红”的可持续价值。去年年底,外围户外集市日益常态化的“上岸市集”开业,“造一座生活的岸”的slogan迅速“击中”游客。以新业态、新气质呈现的玉湖公园,成为周边市民周末闲逛的好去处。2025年3月,央视体育频道在玉湖设置前方直播间,玉湖成为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的“第二主场”,浙江绿城队球员与球迷零距离互动,湖畔观赛席与音乐喷泉秀相映成趣;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来到玉湖录制……

  玉湖之上,还将有一条“飘带式”空中廊道让这片水域的“磁力”更显立体。廊道将串联玉湖、城北万象城、K11 Select文化艺术街区等重要城市节点,以“双首层复合功能立体城市”概念,打通良渚商务核心区商业、艺术、休闲、居住等功能联结,构建“一心一环一街”全新空间形态的大城北超级商圈。“空中廊道不仅是物理连接,更是商业、文化、生态的价值纽带。”良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玉湖三期建设如火如荼,高端酒店、产业总部、文化地标等将进一步在玉湖片区集聚,以玉湖为“玉”、周边土地为“金”的“金镶玉”发展理念,进一步在崭新城市界面不断落地的实景图中彰显。

  以文化科技链 启动产业枢纽新篇章

  挑大梁、攀高峰,余杭区正在加快把良渚文化大走廊打造成为全省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在此背景下,良渚充分激活其文化基因,让传统产业在肥沃土壤中开出创新之花。小镇经济是良渚新城产业版图上的一抹亮色,从传统制造到未来科技、从生物医药到智慧诊疗……数字文化、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如明珠般散落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正不断推动文化和科技进行深度融合。

  在良渚新城入驻企业水母智能的办公区域中,动漫师小李正在屏幕前潜心创作。只见他笔触轻选漫画风格,键盘轻敲漫画关键词,勾选分镜模板后开始进行漫画生成。仅用90秒,一篇包含角色设定、分镜构图、台词气泡的4格漫画便跃然眼前。如今,由水母智能自研的“触手AI”出品的商业漫画、漫短剧作品全网播放量已突破12亿次,传播并覆盖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一场AI加持下的效率革命正在索以文化稳步推进。索以文化自2021年起,便开始自主研发AI智能工具并渗透到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在精准的AIGC研发赋能下,索以文化动画制作周期总体缩短近60%,生产效率提高整整3倍。2021年到2024年,整个动画行业发行分钟数是125360分钟,而索以发行分钟数达到了30337分钟,约占行业总发行的24%,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

  2024年,梦栖小镇2.0产业规划及布局进一步完善,1500余家数字文化企业集聚于此碰撞出灵感与智慧的火花。在这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一站式服务大厅”正式投入运营,文化出海有了“快车道”,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涉外审批;在这里,良渚数字文化产业园入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名单;在这里,针对出海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打造出海全流程服务的“杭海学院”特色品牌,正以主题多样的活动赋能企业扬帆出海;在这里,形式多样的活动大会接踵而至,第17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在此举办,国家短视频基地创作运营中心、杭州(余杭)游戏电竞创新发展中心在此落地生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游戏电竞产业集群、微短剧产业链”的图景跃然纸上。

  良渚新城不仅是文化高地,更是产业枢纽。在这里,生命健康产业正蓬勃发展,良渚生命科技小镇已招引培育生命健康类企业400余家,2024年,新增两项1类创新药上市申请,奥默医药0498管线药物有望成为肌松拮抗领域全球唯一的专利保护药;良渚生命科技小镇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浙江省生物安全学术大会、生物医药投融资交流会、高质量知识产权发展论坛等活动;成功入选2024年度未来医疗生物医药标杆产业园区100强、克而瑞全国智慧产业园区top5。

  与此同时,总部企业进一步集聚,营商环境优化和产业生态构建同步推进;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新赛道悄然布局。良渚新城的产业版图既有“老树新枝”,亦有“新苗破土”。去年,良渚新城成功招引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创作运营中心、颐高艺创港、集尚新业务总部、普康健康科技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优质产业项目90个,总投资超400亿元。

  产业的集聚,也加速了人才的奔涌而来,2024年,良渚新城新引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50余名;成功招引利影医疗、智昕科技等一批优质人才项目,其中15个人才项目已通过余杭区“海创未来”领军人才项目评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5477家,总量突破7.1万家;全年流入人口超1.2万人;“一起到良渚创业”的声音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让这片土地始终涌动着创新的活力。

  以空间价值论 谋求生产力转化新质变

  今年二季度,良渚新城的工业地块“很忙”。4月,通运数智产业园地块三、四项目相继结顶,地块三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约500万套红外热成像产品,地块四项目作为余杭区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试点工业用地项目,建成后可用于年封装150万件半导体激光器件;5月,良渚东单元YH030901-51地块(奥益食品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作为我区首个完善司法处置再开发项目,这里上演的“土地变形计”让“低效存量”转向“高效增量”。

  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当下,良渚选择“向天空要空间”。2024年,9大工业地块有机更新全面推进、拔节生长,其中,玉湖健康产业园作为全区首个国有公司拿地建设标准厂房进行有机更新项目,预计6月交付使用,目前面积去化率近70%;通运数智产业园采用“边建设、边招商”的滚动开发模式,预计今明两年分阶段竣工交付;勾庄未来社区已与中能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园。上楼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产业生态重构,工业上楼的“良渚模式”,将释放196万方的优质空间,破解中心城区的发展桎梏。

  “供楼办法”的创新,则让空间供给更精准。2025年初的“奋进新局 玉见未来”良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良渚首次对外发布了产业供楼实施办法。该政策通过“空间+产业+服务”多维联动,为企业提供全要素发展支持,以灵活供给、培育成长为核心,采用“直接出售”或“先租后售”模式,最长为企业预留7年成长时间。这一“定制化厂房”策略既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又将土地出让与项目招商绑定,确保“好地配好项目”。

  在稳步推进工业用地有机更新和“工业上楼”的同时,良渚新城同步发力楼宇经济和大孵化器建设。截至2024年底,辖内楼宇总数达89幢,总办公面积超170万平方米,累计认定重点楼宇60幢,楼宇经济贡献财政总收入约20.6亿元,成为区域税源培育重要载体。同期,新增孵化物理空间55.55万平方米,吸引载体运营商家5家,并成功培育市级及以上孵化载体4家,为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

  “这里不仅给空间,更给信心。”曾有企业家这样评价。良渚新城的竞争力既在即将破茧的196万方优质空间,更在一年1900次走访中沉淀的优质服务。在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建设高质量服务体系的双轮驱动下,良渚新城已构建覆盖项目全周期管理的服务网络。这支助企服务军团2024年累计破题1200余件,年内完成审计并经余省心平台兑现政策涉及企业246家次,同比增幅165%,1.24亿元资金精准滴灌企业——数据背后,是“无事不扰,有事必应”与“陪伴式成长”的深度耦合。

  从“拿地即开工”的审批破冰,到“先租后售”的柔性供楼,再到“阳光雨露”的悉心陪伴,每个产业地标的崛起,都刻录着助企服务员攻坚的身影和坚守的初心。这种“空间交付与服务交付同步”的新范式,成为组织力向生产力转化的生动注脚。

  以民生为导向 构建品质宜居新样板

  城市的温度,藏在细节里;城市的高度,最终由民生的温度丈量。

  民生,是路网延伸的通达。良渚新城不断铺路架桥,打通了杭行路北延、大洋坝路、新甫路等周边主次路网,拓宽了好运路、棕榈路等一批“瓶颈路”,完成了良渚新城核心建设区“六纵六横”路网建设;杭长高速桥下地面道路更成为杭州首个在高速公路下两个桥墩间建设公路的项目。

  民生,是配套设施的优化。郁宅港绿道蜿蜒成景;“小而美”的昌运公园成为家门口的诗意空间;以“五彩童年、光影乐道”为主题的彩虹河健康步道将河道景观巧妙融合;良渚南大门环境整治工程仅用15天完工;3月玉湖临时配套停车场启用,提供八百余个车位,为清明、五一期间超5万的日均客流量打下基础。

  民生,是书声琅琅的朝气。去年建成并投用共计255个班级、6个学校项目;而就在今年年初,余杭区教育局、杭州市理想教育集团、星缦云渚项目公司三方正式签约合作办学,家门口的美好教育触手可及。

  民生,是此心安处的乐居。2024年交付6个区块318万方1.8万套安置房,4个人才房项目和3个公租房项目稳步建设中;今年春天,首批青年人才顺利完成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的选房,连同常态化配租一起,共745户于4月1日正式入住人才公寓。

  文旅融合的笔触,勾勒出“诗与远方”的具象。玉鸟集融合市集与艺术,成为年轻人打卡圣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落地梦栖小镇创新中心,作为第二届“良渚论坛”配套活动正式开馆,展陈跨越千年的丹青长卷,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说:“在良渚,历史是活的,未来是近的。”

  城市的辉煌,从来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每一步脚踏实地的累积。2025年的良渚新城,奋进鼓点愈发清晰:一季度,新春土拍溢价15.85%,市场信心强势回归;K11 Select文化艺术街区、玉湖三期等项目加速推进。城市的高度,正被一砖一瓦筑起幸福感。

  面向未来,良渚新城将紧扣“金镶玉”蓝图,以玉湖为核拓展总部经济,以文化为魂激活创新基因,以民生为基筑牢幸福底色,在杭州“一主六辅三城”格局中勇当标杆。正如良渚新城管委会负责人所言:“这里不仅是城市的新中心,更将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之城。”

  玉湖开,新城来,创新潮涌,良渚长青。这里正在奏响数字与文化交响乐,这里正形成产业与生态的共生,这里更是城市新中心崛起的时代缩影。良渚,这座千年文明滋养的新城,正以奋斗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9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2版:两会特别报道
解码良渚新城“产城人文融合”下的未来生长力
余杭时报两会特别报道04解码良渚新城“产城人文融合”下的未来生长力 2025-05-27 2 2025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