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杭州余杭区五常街道——中轴线东翼的活力热土。企业车间里,芯片研发正酣;社区食堂内,饭菜香气四溢;河畔花海中,游人笑语不断。
2024年,五常以奔跑之姿交出一份亮眼答卷:财政总收入突破450亿元,专精特新企业扎堆生长,未来社区惠及3万居民……从经济新引擎的轰鸣,到美好生活的细节点缀,这片土地正用行动诠释高质量发展的深意。党员干部沉到一线,人才与创新在此碰撞,文明新风浸润街巷。
眼下,五常街道正以独特的“五常算法”,解码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本版组稿/朱筱 徐凌琳
1
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激发无限活力
踏入五常街道,一股蓬勃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2024年,街道实现全域财政总收入456.1亿元、经常性财政收入203.59亿元,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944.82亿元,同比增长10.1%,彰显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2025年一季度,五常街道更是以奔跑之姿,续写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招商引资 精准发力 汇聚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向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五常街道深谙此道,始终将其视为重中之重,精准发力,持续汇聚发展新动能,为街道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4年,五常街道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更是达到175家。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源泉,成为五常街道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步入2025年,五常街道招商引资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一季度,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奔赴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项目招商活动。他们马不停蹄地与各地企业洽谈合作,累计洽谈项目达29个。经过不懈努力,北京发改委旗下中咨海外跨区域产业协同中心已基本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五常落地杭州首个京杭跨区域产业协同中心。这一项目的落地,将打破区域壁垒,促进京杭两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无疑将为五常的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强大活力,推动街道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在招商过程中,五常街道注重精准发力,聚焦“AI+应用”“空天经济”“人形机器人”三大前沿领域,着力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数字经济产业链项目。截至目前,已有42个重点项目注册落地,这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电商直播、供应链、进出口贸易等多个热门产业。通过引进这些高质量项目,五常街道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为街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不仅要引进项目,更要引进高质量的项目。”五常街道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通过精准招商,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入驻,推动街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培育平台 激发经济新业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五常街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培育平台经济、链长经济、融合经济等多种创新模式,全力激发创新经济业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平台经济培育方面,五常街道着力提升青橙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功能,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数实融合”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为此,街道实施了“一人一天一工位”计划,在青橙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推出QQ项目,包括30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Q Space和10人以下工作室Q studio项目,为创业者提供灵活便捷的办公空间,打造高能级众创共创孵化平台。同时,街道还积极引入普华投资等优势载体,引进优质第三方园区运营商开展专业运营,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从资金扶持到技术指导,从人才对接到市场拓展,助力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在链长经济培育方面,五常街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了以同花顺为链长的数字金融产业、以淘天为链长的数字消费产业、以钉钉为链长的数字办公产业、以华立为链长的数字医疗产业等。通过加强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生态链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这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以数字金融产业为例,同花顺作为链长企业,带动了一批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街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融合经济培育方面,五常街道依托阿里巴巴“算力、AI、电商”三大“生态岛”,着力推进招投联动、产业运营、生态链接。充分发挥阿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街道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在阿里的引领下,众多传统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实现了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了市场空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为街道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优化
生态焕新 打造营商新高地
在五常街道,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更是街道服务的核心对象。街道始终秉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精心打造“常伴企”助企服务品牌,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助企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助力企业在五常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在“余省心”五常专区平台上,企业可以轻松办理各类政务事项,享受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并享受政策红利。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余省心’平台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办理政务事项要跑多个部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只需在平台上轻轻一点,就能轻松搞定。而且,平台还会根据我们的需求,精准推送政策信息,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政策红利,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帮助太大了。”
除了线上服务的便捷高效,五常街道还注重线下服务的优化升级。街道开设了行政&IT一体化办公服务等增值服务清单,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无论是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还是IT技术支持,企业都能在街道得到及时、专业的服务。
同时,街道还积极打造国际化活力街区,落地开业王府井-有链奢侈品销售项目等高端商业项目,引进潮流咖啡品牌等时尚元素,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选择,提升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满意度,增强企业吸引力和人才留存率。
在阿里备战“双11”期间,街道更是贴心服务,特意发放了1111份助阵大礼包,内含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物流协调等一站式服务,让企业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一贴心举动,不仅体现了街道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五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
社会治理创新: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构建和谐家园
在社会治理领域,五常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开展“五九连心 在一起 建新功”大走访大解题活动,让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自2025年以来,街道开展周三组团下沉走访16次,解决痛点问题370余个,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为民办事能力、提振了五常发展信心。
在文一社区,退休教师李阿姨正和邻居们热议着小区环境的新变化。这背后,是五常街道“五九连心”党建品牌深入人心的生动实践。街道党工委通过大走访大解题行动,党员干部们走进社区、企业,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将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前小区里电动车乱停乱放,现在有了党员带头整治,环境整洁多了,大家住着也舒心!”李阿姨感慨地说。这正是五常街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成效之一。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五常街道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精细管控社会风险。街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运用“行政+司法+律师”三元调解模式,成功化解多起群体性重大不稳定事件,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力量。“以前遇到矛盾纠纷,都不知道找谁解决,现在有了这个调解模式,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一位经历过调解的居民感慨道。
在社会治理中,五常街道深知,这并非政府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街道推行“红商联盟”街治会自治议事模式,鼓励商户、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在五常街道的某条商业街上,商户们自发成立了“红商联盟”,定期召开议事会,共同商讨街道环境整治、治安维护等事宜。在联盟的推动下,商业街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顾客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街道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2025年,五常街道将继续深化“五九连心 在一起 建新功”大走访大解题活动,强化工作担当。街道计划通过构建党委统筹抓总、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协调联动的大安全格局,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创新实施“常青滕伙伴计划”,构建共建共享的睦邻格局,攻克化解重点人、重点事,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美好生活构建:宜居宜业,幸福满溢,共享发展成果
在民生改善的征程中,五常街道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常街道着力打造宜居环境,通过实施道路提升改造、绿化美化等工程,让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焕然一新。西溪豪园安置房等项目的竣工备案,让众多居民圆了安居梦。走进西溪豪园,一栋栋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小区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居民们纷纷表示,现在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住在这里感到很幸福。同时,街道加强道路扬尘治理、秸秆禁烧,推进河道水质提升和清淤项目,让蓝天碧水成为常态,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是五常街道民生改善的一大亮点。街道新建了多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驿站和城市书房,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五常街道的文化驿站内,每周都会举办各类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与。居民王大伯表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邻里嘉年华”等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更是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凝聚力。在活动中,居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个大家庭。”新五常人小刘高兴地说。
在民生保障方面,五常街道同样不遗余力。街道构建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投用和装修改造了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让居民就医更加便捷。在五常街道永福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医生们正忙碌地为居民看病拿药。永福社区居民胡阿姨表示:“现在看病再也不用跑远路了,家门口就有卫生服务站,真是太方便了。”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2024年五常中心小学荆山湾校区的顺利搬迁开班,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快乐地学习着。托育机构里乳儿班的开设,则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学龄前幼儿的看护难题。
据悉,2025年,五常街道将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体育运动中心、杭师大西区块建设、浙大妇幼等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质城区。
此外,街道还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发放救助资金、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举办招聘会等措施,为居民在就业、住房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五常街道的一次招聘会上,众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前来应聘。一位求职者表示:“这次招聘会提供了很多好岗位,我已经和几家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文体旅融合发展更是为五常街道增添了新的活力。一方面,龙舟胜会、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持续举办,有力传承了地方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夜经济地标、潮流消费空间等旅游项目相继落地,成功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特别是邱桥荟夜市,每当夜幕降临便灯火辉煌,50余个摊位汇聚各地网红美食与本土特色小吃,涵盖烧烤炸串、甜品饮品等多元业态,不仅满足了市民餐饮休闲需求,更成为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国际咖啡品牌和高端零售项目的入驻,进一步丰富了区域消费场景,显著提升了五常的商业能级和消费吸引力。
展望未来,五常街道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打造城市中轴线东翼三生融合新质城区,为余杭区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贡献五常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