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苕溪,风起新城;千帆竞发,万象争荣。
发展的长卷,在笃行不怠中挥毫泼墨;时代的强音,在奋楫争先中激荡回响。全球首款百公里级氢动力无人机破空翱翔,千年古城会客厅华彩焕新、“杭州唯一”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获评新一轮省级中心镇……站在奋进的节点回眸,瓶窑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图景。
近年来,瓶窑镇全力融入“两廊一轴”发展大局,坚持做“难而正确”“实而惠民”的事,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文化辨识度不断提高、共富新成果不断落地,获得杭州市政府打赢翻身仗经济攻坚行动集体嘉奖,获评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镇(街)、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省级电商镇等荣誉,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监测优秀,实现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六连优、全区综合考评连续四年优胜。
本版组稿/俞晓菲 姜鹏 潘一笑
在瓶窑
听见新质生产力的脉搏跳动
东风浩荡处,苕溪潮正涌。3月5日,“聚势向新 奔竞前程”瓶窑镇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举行,300余位政企精英、科创先锋与农创领航者共襄盛举,见证这座千年古城从“工业大镇”向“智造新城”的精彩蝶变。会议当天,全镇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低空经济产业专项基金等5个优质项目落户瓶窑……打响了瓶窑镇实干争先、奔竞前程、再攀高峰的发令枪。
在瓶窑,一条以“前程”为名的通衢大道,正将“聚势向新”的期许化作触手可及的画卷——南侧天目山实验室绿色民用航空发动机模型跃入三维视界,北侧利富豪产业园智能终端设备完成装配测试,数智农业大屏实时闪动着万亩良田的生长图谱……这条贯穿瓶窑的科创长廊,此刻正跳动着镇域经济最强劲的脉搏。目前,全镇共有226家高新企业、38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小巨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100%,省级未来工厂、国家级数改试点的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瓶窑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1.7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75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1.98亿元,实现规上服务业增加值0.43亿元。
农业领域,瓶窑同样当仁不让。5月,农业农村部公布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瓶窑镇成功入选,以全产业链赋能、特色产业矩阵崛起的新模式,为区域乡村振兴再添一块“国字号”招牌。
作为“杭州粮仓”,瓶窑镇水稻种植面积2.32万亩,年产量1.5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74亿元,辖区内杂交晚稻在全省水稻高产示范片中荣登亩产榜首。近年来,瓶窑镇紧扣杭州市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全力发展智慧农业,开创性建设了国内先进的全机械化生产基地,全面加大智能装备的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目前,瓶窑镇已经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等达成合作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承担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29个,累计引进院校科研团队20支、科技型人才20余人,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等10余项技术获得专利授权。
在瓶窑
看见千年文脉的绵延接续
大型的传统织布机、透明装置里的窑块、小巧的蚕茧、精致的石刻玉器,还有用3D打印复刻的南山造像……走进位于瓶窑老街的千年古城会客厅,瓶窑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直观地呈现在眼前,从“万水——水来万物生”,到“千耕——千年鱼米乡”,再到“百工——匠聚百行兴”,完整呈现出瓶窑的发展轨迹。
瓶窑千年古城会客厅于今年年初正式启用,这是瓶窑镇大力推进古城复兴的缩影。作为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客厅不仅是展示瓶窑千年历史的文化地标,更打通了瓶窑老街民艺从研究到展示的全链条,古城会客厅将和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民艺材料研究中心一起构筑起瓶窑民艺产业发展矩阵。
近年来,瓶窑镇承良渚文明之底蕴,全力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工程,助力“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聚非遗传承之大成,系统梳理、精准阐释、解码再造苕溪、陶窑、非遗等在地文化脉络,加快推动千年古城复兴,推动“文润瓶窑”辨识度越来越强。
去年以来,牢牢把握“文化自信”总基调,一体发展文化事业、文创产业、文旅行业,建成投用良渚港综保工程水质提升项目,服务良渚艺创5000+园区、径山茶文化公园样板段精彩亮相,完成骑坑村古祠堂修缮工作,发行《千年瓶窑》系列丛书;组建中国民艺创新产业联盟,落户民艺材料研究中心,招引“东方好礼”等优质企业23家;推出“文脉寻访游”等4条精品线路,创建市级乡村旅游发展村7个,址享乐园、于安集合店不断出圈,瓶窑老街入选第四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同比增长25%。
在瓶窑
回应“国之大者”的关心关切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今年4月,瓶窑镇D11地块村级联合产业新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位于瓶窑镇凤都村,总用地面积29.43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建设内容为商业商务综合楼、配套公建、景观小品及两层地下室等。
“D11是一个地块代码,它不只是一个地块,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办公综合体,更是一个共富项目,一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瓶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村级联合产业新建项目开工,对于加速瓶窑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这是良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化运营盘活村级留用地资源,以多村联合、村企合作的有效实践,保障瓶窑镇十个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瓶窑镇围绕牢牢把握“共同富裕”总基调,持续推进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难事办妥。2024年,瓶窑镇坚持聚焦“共富”,首创村社项目揭榜挂帅模式,做实乡创共同体、窑强奔富等联合发展模式,“鱼佬大农庄”等2个共富工坊入选省级“共富工坊”典型案例,全年完成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9036.1万元;坚持提升配套,镇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瓶窑二中(工程名)建设完成并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正式开工,崇化卫生服务站投入运行,幸福乡里共同体祥盛分中心、老小服务综合体、百岁幸福家等陆续启用,3个嵌入式体育场投入使用,北航校园体育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坚持回应“民声”,鸽宝山安置房项目顺利分村分户,窑北、崇化等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约1600万元,建成首个区级残疾人之家社会实践就业基地,建成劳动驿站3处、零工市场2个,举办各类招聘会11场,提供岗位6100余个。
乘势而上 惟实惟新
当前,瓶窑镇紧紧围绕省委“132”工作部署、市委“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锚定“文润瓶窑、智造新城、共富样板”目标,加速推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深化城乡融合与生态治理,为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贡献瓶窑力量。
01
引培统筹 质量齐升 由传统生产向未来智造跃迁
一是打好招强培优组合拳。紧紧把握“中国飞谷”建设契机,锚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算力)等未来产业方向加大敲门招商力度,高标准建设梦航智谷。深化与未来科技城合作机制,以商引商、基金招商、以赛引商等路径,全方位拓展招商渠道。建立存量优质企业评价机制,联动国企探索供地转供楼等保障方式。二是打响动能转换攻坚战。立足环北航创新生态圈建设,服务鼎盛科创园等申报高等级孵化载体,推动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做实人才排摸、人才招引、人才服务,不断推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放大未来工厂带动效应,建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队体系,鼓励企业数字化赋能。三是打造营商环境新样板。做深助企服务机制、打响“瓶商大讲堂”宣讲品牌,不断将企业需求转化为党委政府工作清单。推进存量地块建设、协同推进南部产业区块风貌提升、支持格邦科技等企业启动自主改造,不断加快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步伐。
02
高位谋划 高标营城 由中心大镇向现代新城跃迁
一是高规格推动城乡建设。超前谋划项目、做实模拟审批、优化报批流程,探索具有瓶窑特色的文评提速新路径。持续推进规划修编,精准提升低效用地30亩,深入开展跨乡镇全域土地整治2000亩。服务保障良博院二期、种猪场搬迁等重大项目,推进崇化路、创新路、公租房一期等项目,综合提升四好农村路8.7公里。二是高标准焕新城乡风貌。改造老旧小区2个,实施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3处,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刚性应用导视系统,推进建筑风格、立面形象、城市家具和谐共美,完成崇化路、连具塘港沿线环境整治。全力推进未来乡村示范带二期、三期项目,启动苕溪乡村文化风情带建设,推进西险大塘沿线环境提升。三是高水平巩固环保成效。系统推进良渚港流域水质治理,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塘埠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应用政企协商、源头替代等举措推进“双碳”目标,深化秸秆综合利用,做严做实露天禁烧防控“1530”闭环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质效,保持防违控违高压管控、动态清零,争创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
03
传承为经 解码为纬 由薪火赓续向创新演绎跃迁
一是跑出以文兴城加速度。全力服务保障第三届良渚论坛,努力推动良渚文化金字招牌见事、见物、惠民。联动小城市培育纵深推进七大行动,提速大普宁寺复建、纸伞博物馆项目,推进盛度墓、柴车墓周边环境整治。用好良渚艺创5000+园区、暖村等空间不断丰富文创业态。二是提升文化品牌辨识度。联动自然造物等企业协会筹划节庆活动、开发民艺作品,谋划实施瓶窑老街业态整体提升。积极引入艺术大师、非遗工作室,推广研学体验活动,实现非遗馆群和非遗村落联动发展。探索植入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支持企业出海参展,不断提升瓶窑文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激发文旅融合活跃度。围绕区域整合、差异定位、串珠成链,发挥遗址公园、杭州国家版本馆引流作用,串联数字农场、北湖草荡等点位打造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布局招引酒店、餐饮等业态,结合时令推出“四季歌”系列品牌。建设省级阅读驿站1个,持续开展文艺赋美、文化礼堂联盟走亲等活动。
04
规划引领 供需适配 由基本满足向优质均衡跃迁
一是全要素振兴乡村。加快推进良渚文化发展大厦项目,创新村级留用地指标利用形式,打造乡创共同体市级试点。聚力实施农业双强、大力发展数智农业,全链条推广“瓶窑果蔬”品牌,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亩。用好西部富美“共富帮帮团”等载体,不断规范三资管理机制,整合提升强村公司经营范围,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二是全方位优化布局。结合区域、群体、年龄等个性化需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布局,探索出台老幼综合服务、医养结合、养老助餐等管理规范。确保瓶窑二中建成投用;支持区三院做强特色医疗,加快实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全力推动鸽宝山等安置点建设,筹集保障房源。鼓励优质运营商通过市场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平衡收支,逐步实现民生配套从“建设好”到“运营好”“可持续”的跃升。三是全覆盖守护民生。指导企业稳岗拓岗、联动培育技能人才、用足用好零工市场,全力保障劳动者权益。持续开展“沐浴幸福”等公益行动,切实发挥慈善超市等助力作用,形成常态化慈善保障机制。
05
群防群治 共建共享 由单线治理向多元共治跃迁
一是点面结合整体施治。发挥瓶窑社会治理中心主阵地作用,聚合社会治理力量,努力做到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整合专业资源、下沉调解人员、优化反应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处置在快。深入应用“余智护杭”平台集成网格事件,以数智赋能推进高效管理、跟踪销号。二是部门协同夯实底座。提升中法航空联勤站运行水平,结合国际交流、学术活动、大型赛事等需求联动制定保障方案,切实打造平安高校。贯彻柔性执法理念,对经营主体实施一次体检、全面保健,确保隐患及时发现、风险及时排除。深化政府主导、村社主体、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专群结合做好巡防巡查、信访调解、交通秩序维护、反诈防骗等治理工作。三是平战结合硬核攻坚。明确责任分工、精准日常防范、加强联合指挥,构建应急处置体系。依托制定应急预案、推进问题整改、强化实战演练,提升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处突能力。依托提速水毁修复工程、强化城市运维重点领域战备,探索建设韧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