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杭的青山绿水间,一座以“未来乡村”为笔、以“艺术乡建”为墨的小镇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诗意答卷。去年,黄湖镇以“未来乡村示范区、西部商贸中心镇、艺术乡建引领地”三大目标为帆,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经济稳健增长、生态持续向好、文化繁荣兴盛、民生幸福升温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2024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3.64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7.73亿元,农业总产值5.9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同比增长119.70%,其中制造业投资0.94亿元,同比增长39.2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479.4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13.39万元,两项收入均同比增长8%以上,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本版组稿/张瑚滢 姚玲玲
01 党建领航:红色基因赋能基层治理创新
黄湖镇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镇党委坚持“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持续擦亮“村民义务日”品牌,让党旗飘扬在田间地头。沿着苕溪畔新落成的党建公园,一场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议事会,见证了干群同心破解发展难题的生动场景。这一年,黄湖镇以“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培育未来乡村人才超百名,青山村获批第六批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镇老干部党支部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三强六好”示范党支部。
党建引领的成效,化作一串串跃动的数字: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全镇排查整改问题221个,高标准完成第六轮村社巡察整改工作,完成问题整改108个,建立完善制度9项,挽回经济损失241.4万元,规范资金管理7.01万元,以清风正气护航发展。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镜头聚焦这片土地,黄湖镇以“零交办”的完美答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纪录片《共赴山海》在青山村的取景拍摄,电影《有朵云像你》《永安溪》,湖南卫视《忙忙碌碌寻宝藏》等5个剧组在青山村拍摄,更让这里的乡村振兴故事走向全国,让黄湖故事乘着光影走向全国。
02 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工业园区有机更新的轰鸣声中,黄湖镇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产业变革。2024年,黄湖加快培育协同发展企业梯队,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持续加强招商引资,云尖信息、家瑞堂康养等3个区级集中签约项目招引落地,全年产业投资入库超1亿元,实到外资117万美元。当传统制造业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黄湖镇的工业产值突破28.81亿元,增长曲线勾勒出产业提质增效的清晰轨迹。
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全区首个垂直植物工厂——普旷农业工厂的落地,让蔬菜生长突破了季节与土地的束缚;嘉源农业获评省级生态数字农业工厂,清波华腾牧业跻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
文旅融合成为产业升级的亮眼底色。6条精品游线串联起研学体验、山地运动等多元业态,10余种文创产品承载着乡土记忆走向市场,“青山有艺思”艺术生活季引流8.2万人次,“草莓宇宙·长三角生活派对”活动4次登上央视,2050大会上竹编非遗与AI元宇宙展开跨界对话,浙江省滑翔伞锦标赛的彩烟在王位山巅绽放,“烟火黄湖小吃宴”的香气弥漫在浙韵千宿的餐桌,乡村振兴的动能和市场活力正在被不断点燃。黄湖全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青山国际艺术设计村落”的品牌价值持续攀升,乡村振兴的创意引擎持续轰鸣。
03 生态转化:机制创新解锁共富密码
践行“两山”理论,黄湖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联合高校、基金会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青山村入选中国潜力OECMs案例、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其生态治理经验在第十届生态保护补偿理论与实践创新交流暨现场观摩会上作典型发言交流。艺启共富坊创新“产学研销”模式,带动竹编、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市场化,招引文旅业态8个,为村集体增收注入新动能。
强村富民改革硕果累累:全镇消除20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村均收入超275万元,同比增长超40%;强村公司首次实现盈利分红,毛竹林流转、商业房产购置等项目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青山端午游龙会斩获省级乡村文化创意大赛大奖,青年下乡“桃花源”案例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软实力正转化为共富硬支撑。
04 城乡焕新:精建细管重塑集镇风貌
如今沿着黄湖大溪绿道漫步,但见溪水潺潺、白鹭翩跹,集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让千年古埠焕发新颜。围绕“大溪理想图”规划蓝图,黄湖镇以“绣花功夫”雕琢集镇品质。G235国道黄湖段、双后线拓宽工程破除交通瓶颈,让曾经的“堵点”变身“通途”;黄湖溪河道整治、商贸中心综合提升让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五美与共 艺启提升”城乡风貌全域提升行动,将城乡风貌提升转化为全民参与的“美育课”,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新建渣土消纳场,为村集体增收600万元,更让黄湖跻身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沿溪业态串珠成链,一个集商贸、文旅、居住于一体的西部中心镇雏形初现。
05 民生提质:精准服务绘就幸福底色
在黄湖镇“家门口青少年宫”,孩子们的笑声与琴声交织成曲。
2024年,这里创新推出“校宫一体、团教共建”学校少年宫建设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镇近600名青少年;王位山卫生服务站的建成,让群众就医不再翻山越岭;当“提低共富”产业合作基地结出硕果,慈善帮扶从“输血”转向“造血”;助联体实体平台通过杭州市三星级验收,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文化盛宴的轮番上演,更让百姓精神生活丰盈充实:从“烟火黄湖”乡村过大年的锣鼓喧天,到全国廉洁灯谜大赛的智慧碰撞;从青山·儿童大地艺术节的童真创意,到溪嶺合唱团的天籁之音,黄湖镇以“五个一”工程为载体,让公共文化服务浸润每个角落。当浙江省戏曲之乡的牌匾挂上墙头,当黄湖庙会的灯火点亮夜空,这座小镇用文化自信诠释着共同富裕的深层内涵,让共同富裕既有“厚度”更有“温度”。
06 治理增效:数字赋能筑牢平安基石
面对社会治理新挑战,黄湖镇以“平安黄湖”建设为底线,筑牢发展安全屏障。艺术季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零差错,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常态化推进,应急消防体系经受住梅雨汛期考验。高标准改建1200㎡新办公场地,实现应急消防管理站与黄湖专职消防队合署办公,“农民建房一件事”全生命周期管理破解历史难题,泰兴家具破产清算等遗留问题妥善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四连冠。
法治阵地向中小微企业延伸,“法治体检”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黄湖AI协调”机制让群众诉求答复满意率持续提升。在这片土地上,平安与发展的协奏曲正越唱越响亮。
站在新起点,黄湖镇正以“未来乡村示范区、西部商贸中心镇、艺术乡建引领地”为坐标,在改革深水区劈波斩浪。从青山村的零碳实验到集镇商圈的智慧升级,从非遗文创的全球传播到低空经济的蓄势待发,这座充满活力的乡镇,正以“争当城市重要新中心共富示范窗口”的豪情,在杭州城西的青山绿水间,谱写着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