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材料精简40% 效率提升75% 出证时效压缩67%
回迁办证开启“极速模式”

  本报讯 (通讯员 沈宇翔 徐乐祎 记者 宋晗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区回迁房安置办证需求日益凸显。聚焦农民回迁房不动产登记环节多、材料多、耗时长的痛点,余杭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回迁房不动产登记一件事”智能服务模式,实现材料精简40%、效率提升75%、出证时效压缩67%,构建了“智能登记+公证协同+线上通办”的高效服务体系。

  余杭区将服务窗口前移至镇街便民点,首创“析产登记一窗通”机制,不动产与公证部门并联作业,一次性完成公证及产权登记,单日办证量从30套跃升至120余套。针对特殊群体,组建政务小分队开展上门服务,为仁和街道、瓶窑镇等安置小区群众进行上门办理。此外,开通法律咨询专线,配备专业律师团队,为群众提供政策解读和法务支持,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通过打通住建、税务、公证等部门数据壁垒,余杭区构建“前端无感填报、后台秒级出证”的智能联办模式。系统自动抓取拆迁协议、安置确认表等材料关键信息,实现7×24小时在线审核,群众仅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即可就近办理。同时,创新“析产+委托公证”流程,将安置与办证环节合并,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日办结”,全程“零费用”惠及群众。

  以良渚、仓前等回迁房集中区域为试点,余杭区逐步增设五常、闲林等街道便民点位,形成覆盖全区的办证服务网络。目前,全区“一件事”办件量达1650套,便民点日均受理20件线上办,彻底解决安置群众“跑远路、反复跑”问题。

  “政府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省时又省力!”成功拿证的居民王阿姨感慨道。这一改革举措不仅提升群众获得感,更为全国回迁房数字化治理提供了“余杭样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理论
   第07版:车市
   第08版:文艺
回迁办证开启“极速模式”
强脑科技创始人获评年度AI人物
“山”“城”学子携手行 慈善课堂“活”起来
海岛“天空之眼”让大黄鱼15分钟“飞”上餐桌
仓前街道“订单班”助千余人上岗
禹上稻乡乡村运营经验输出至广东潮安
一个超大型街道的“体育基因”觉醒
余杭时报城事02回迁办证开启“极速模式” 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