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赣鹰) 近日,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同款5G-A通感一体基站和“低空海智”综合管理平台支持下,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舟山市岱山县低空服务步入常态化,浙东海岛“天空之眼”初步建成。这当中,有余杭头部科研机构天目山实验室和头部企业中电海康集团的科技助力。
从海鲜极速跨岛运输到船舶物资精准空投,浙东海岛低空物流正开始插上智慧翅膀。在岱山县,利用中国移动5G-A技术超高速率、超大连接数、超低时延等特性,无人机运输养殖基地大黄鱼,从海里直接送上老百姓餐桌,将2小时的地面车船配送缩短到15分钟。
其背后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的“低空海智”综合管理平台迄今已运行6个月,初步形成“海、陆、空”一体化全域感知网络基础,实现事件处置流程全闭环,推动了“5G-A+AI+无人机”模式从技术验证迈向实际应用。这当中,由中电海康集团搭建的集“低空+地面”视频于一体的立体化巡查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沿巡检航线飞行,实时回传的画面就会在平台大屏上清晰呈现,实现无人机数据的智能处理。
据岱山县数据服务中心副主任顾鑫益介绍,不仅是中电海康立体化巡查体系,天目山实验室目前也正牵头探索实验海洋环境下长续航抗风无人机课题,这对于海洋低空治理中枢的成熟架构作用重大。他提及,海岛场景是低空物流运输先行先试的理想场景,但岱山海域气象状况复杂,传统电动无人机续航能力有限、抗风能力不足,给岱山县无人机作业和海上巡检等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天目山实验室的一系列探索有助于快速突破现实瓶颈。
此前,天目山实验室旗下全球首款氢动力长航程无人机“天目山一号”氢动力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便是在岱山县完成海上长距离自主巡检示范应用测试。从岱山县数据服务中心至衢山镇中心渔港,往返43.2公里,“天目山一号”可通过高清双光摄像头清晰辨识500米外船舶舷号及甲板动态。跨海飞行成功验证了“天目山一号”氢动力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在复杂海况下的持续作业能力,为舟山群岛海域智能化监管提供了新方案。
目前,舟山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岱山海洋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已成为天目山实验室等机构和企业技术验证的重要平台,其中前者已累计保障氢动力无人机跨岛测试等项目超2400单测试业务。与天目山实验室有密切产学研关联的氢航科技(子公司良渚新城质子动力)也在当地开展了“氢旋4号”氢动力无人机测飞行动。
据悉,在舟山群岛低空经济基础建设、物资运送、应急医疗、海鲜运输、旅游观光等方面,未来余杭更多企业和机构有望加入,助力“低空+”场景持续赋能海岛民生,为低空经济在海岛海洋场景中的突破性探索带来余杭智慧,为浙东海岛“向空图强”贡献余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