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戴上眼镜来一场“虚拟留学”
校企携手打造VR法语教学实验室

  戴上VR眼镜,立刻置身于国际机场,用法语与工作人员对话,随后飞抵法国校园,完成入学注册……这是小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与杭州北航国际创新学院法语系联合打造的VR法语教学实验室中的真实课堂。

  VR法语教学实验室共分为两个阶段,这一创新项目第一阶段已完成制作,第二阶段正在开发中,预计今年九月正式上线。

  传统语言教学常受限于“纸上谈兵”,而该项目通过20余节情景式课程,将学生“空投”至从北京出发到法国入学、上课、交友、购物的全流程场景中。

  (记者 杨阳) VR法语教学实验室的课程聚焦“大兴机场值机”“法国校园注册”两大场景,学生需完成十余项任务,从选择护照、拼读姓名到确认航班号,每一步都需要用法语与虚拟角色互动。

  “Bonjour(你好)!”在虚拟机场,学生需要用标准发音向NPC(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意为非玩家角色)问好,完成后才能触发下一步对话。

  系统可实时语音识别并打分,教师则通过后台数据精准追踪学习进度。错误发音会被“卡住”,学生必须反复练习直到达标。

  “请分辨候机厅中哪位同学与你一起去法国。”VR课程中,学生需通过观察虚拟角色的着装、举止、谈话判断出目标人物。这类小游戏被巧妙地嵌入主线任务,既缓解学习压力,又强化文化认知。“学生为了通关,会主动学习研究,比老师‘填鸭’讲解更有效。”北航法语系教师介绍说。

  逼真场景的背后,是技术精度与文化深度的双重较量。据小派科技总经理邱剑波介绍,该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Pimax Crystal VR眼镜,其8K双眼分辨率、140度广视场角及42PPD像素密度,几乎复刻了人眼视觉效果。

  除了硬件,场景建模的本土化细节也是亮点。例如,法国教师亲自参与场景搭建,连“围巾系法”这类文化符号也相当本土化——技术人员最初按国人习惯将围巾系在脖颈,经法方教师指正后改为系于胸前,确保虚拟场景与现实高度吻合。

  “一节VR纯体验课程时长10-20分钟,穿插教师讲解,‘体验+教学’双形式构成一节法语课的完整内容。”邱剑波介绍,系统还将接入中法航空学院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法语大模型“小航”,支持AI动态问答。

  此前,小派科技曾多次在教学中聚焦场景搭建,但语言教学需以人为主体,涉及复杂人机交互,需与学校深度绑定。中法航空学院有深厚的法语教师资源,为该项目提供教学大纲与文化指导,企业则负责技术落地,双方每半月召开一次推进会,形成“内容—技术”闭环。

  当下,30台VR设备将进驻VR实验室,直至课程全部开发完成。届时,全校法语班级可轮换使用。

  未来,项目还计划推出“法国学生学中文”课程,最终搭建中法学生虚拟对话社区。“想象一下,中国学生在VR里教法国同学包饺子,对方用中文介绍埃菲尔铁塔,这才是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邱剑波说,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语言教育的未来值得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深度
   第05版:仁和智造
   第06版:健康
   第07版:美食
   第08版:文化
京杭大运河特大桥东西两岸跨主桁吊装完成
戴上眼镜来一场“虚拟留学”
通运产业园四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余杭外贸开年跑出“加速度”
一场有“导师”帮带的民生救助
10526块石头讲述着怎样的良渚故事?
余杭时报城事02戴上眼镜来一场“虚拟留学” 2025-04-03 2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