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毅良
1911年,在临安横畈镇泉口村的南山林家大屋,诞生了一位大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一个精致又好听的名字——林美玉,希望她貌美如花似玉。
这个大户人家有六姊妹,身为长女,美玉从小就受到偏爱。父母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认字。
美玉,就是我的奶奶。20岁时,父母作主将她许配给我的爷爷。然后就有了我的爸爸,长大后娶了我的妈妈,生了我们弟兄几个。
奶奶的一生充满艰辛与坚韧,她生养了2个儿子,大伯长到13岁时得病离世,我爸爸3岁时,爷爷也撒手人寰。此后,她带着丧夫死儿的悲痛,独自一人撑起了这个家。
我的童年是跟着奶奶的,印象最深的是她慈祥的面容。因为高度近视,她总是眯着眼睛看我们。我们调皮或做错事,她从来不以长辈的口气责怪,而是帮我们分析做错事的缘由,应该如何改正。
记得小学二年级那年的除夕,吃过年夜饭,我与弟弟迫不及待地拿起新衣新裤新鞋来试穿,新鞋穿上后就不大肯脱下来。我们穿着新鞋,双脚并拢跳上石臼沿口,再跳下地,新鞋的底硬发滑,我一不小心踩空了,双脚落地时,下巴正磕在石臼上,一二寸长的口子,血流不止。在一片哭喊声中,奶奶临危不乱,找来一支“雄狮”牌香烟,撕开后取出烟丝覆在伤口上,过了正月十五,伤口居然慢慢好了,只是现在还留着疤,隐约能看得出来。
奶奶有说不尽的故事。夏夜,奶奶卧在竹塌(竹编的床)上,我和弟弟就挤在她身边,一边数星星,一边听她讲故事:孟姜女寻夫,哭倒了长城;杨家将一杆金刀八杆枪,威震辽国;白娘子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现原形吓到许仙,后取回仙丹救夫;明朝重臣邹干(余杭人)归葬故里凤凰山后,建有18个衣冠冢,其中只有一个才是真正的金佛头墓葬……
记得上小学前,奶奶教我怎么识坐钟,讲到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规律。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时间,这次讲解为我幼小的心灵灌输了满满的求知欲。
奶奶是一个勤劳的女人。自从爷爷走了之后,她常常一个人上山砍柴,挑着柴去街上换米、面、油、盐。下地种收粮食已经够辛苦了,她还要养鸡、鸭、鹅、猪,搞副业赚钱,缝补衣衫、纳鞋、做饭、打扫更是不在话下。
一年忙到头,到了正月才有空闲回娘家,这是奶奶最开心的事。从我读小学开始,她就会趁寒假带我去临安横畈镇泉口村走亲戚。一大早,我们走路到余杭长途汽车站,买余杭-临安泉口的车票,途经长乐中转站,沿舟枕山北的碎石公路,约2小时后到达泉口站后,再沿着山沟走1.5小时,就到了林家大屋。
我们一般住十多天。当我这个大外甥和小叔小姨混到亲密无间时,也就到了分别的时刻,我们总是依依不舍地相约来年再相会。
如今,林家老一辈都已经过世,包括我的奶奶。一晃,奶奶已故去26年,但她的勤劳、乐观和坚韧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感谢亲爱的奶奶,有了您的陪伴,让我现在回忆起童年,都觉得那样温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