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
2024年01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
以文明德、以文育人、以文兴校
省非遗项目大陆花灯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亚运志愿者服务
“如玉良小匠”启动仪式
休闲农业专业师生喜获丰收
中国烹饪大师、浙江省劳模为高一烹饪专业学生授帽
黑陶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灿烂的良渚文明滋润着良渚这块大地,也滋养出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的灵气。

  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杭州市余杭农业技术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余杭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职业高中。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余杭区“美好教育工程”为工作指南,努力践行余杭区教育局“三优行动”计划,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上下功夫。学校现为浙江省二级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国家级重点课题中职科研共同体基地学校、浙江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试点学校、浙江省课程改革责任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站、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华师大实验学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余杭区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余杭区美丽学校、余杭区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校以余杭区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大变局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将良渚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教学,用“良渚文化宴”串联起了文化、专业、人才和产业,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依托地域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的类型特点,走出了一条融贯地方文化和自身优势的特色教育之路,收获了累累硕果。

  本版组稿 吴怡倩

  以文明德:育人育德,打造职教特色品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的理念,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学生的品德养成,汲取良渚文化养分,逐步形成了“匠心琢玉”党建品牌和“如玉良小匠”德育品牌。

  党建引领,擦亮“匠心琢玉”党建品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持续推动“师风、作风、校风”三风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校,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营造“勤勉、朴实、真诚、坚毅”的学校精神建设氛围,以“匠心琢玉”为党建品牌,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紧跟时代发展的智匠良才。

  立德树人,深挖“如玉良小匠”德育内涵。“玉不琢,不成器”,“琢玉”与“育人”、“玉成器”的过程与“人成才”的培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近年来,学校深度融合良渚文化的精髓“玉文化”,提出“匠心琢玉,厚德成器”的育人理念,以“立足传承、融合创新、传播文化”为出发点,坚持传承和创新,旨在培育具有“三精”特质辨识度极高的良渚文化薪火传承人,同时为当地输送懂良渚文化、习传统技能、能融合创新的德才兼备、复合型人才,形成“如玉良小匠”德育品牌。在此基础上,学校持续挖掘德育内涵,融合良渚文化与职教特色,彰显“玉文化”;整合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培育如玉良匠;遵循个体成长与社会需求,创新育人体系。

  以文育人:以人为本,构建育人多元格局

  学校是师生学习生活的象牙塔。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始终遵循个体发展规律,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生的成长获得感,融合良渚文化元素,努力使校园成为“幸福教育新空间、美好人生实验室、美好教育发生地”。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围绕育人核心,认真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学生职业发展,组织专业特色教学,努力营造学生乐学勤学学习环境。各类主题教育、劳动教育、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健康讲座、志愿服务、技能竞赛等在校园内外精彩纷呈,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2023年学校各专业本科上线共21人,其中化工专业6人,烹饪专业14人,财会专业1人,高职考升学率平均达92.8%,有211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杭州市师生职业能力大赛中斩获6金20银21铜的好成绩。

  优师赋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立足师德师风建设,对照“四有”教师标准,不断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各个岗位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工作室建设、榜样树立等途径,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如玉良师”教师队伍建设初显成效,截至2023年底,学校专任教师共有10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00%,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硕士)21人;高级讲师46人、讲师40人,双师型教师35人。杭州市C类人才3人,D类人才6人,E类人才20人。各级各类名优教师45人,其中中国烹饪大师3人、浙江省春蚕奖1人,浙江省技术能手3人、浙江工匠1人,浙江省青年工匠4人,杭州市教坛新秀16人、余杭区名师4人、余杭区功勋教师1人、余杭区学科带头人14人。

  以文兴校:内涵发展,增强特色办学底气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特色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始终围绕“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思路,聚焦学校特色内涵,根植良渚文化,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为一所“良渚特色、杭州示范、浙江知名”的现代化职高。

  优教优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锚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兴校方略,突出学校特色,走“课、研、做”一体化发展之路。近两年来,学校有省市区级立项课题20项,126篇论文案例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教师论文发表有24人次,其中成果“良渚文化宴”“非正式学习空间”“青云社”等成果在省内外产生良好辐射效应。2023年《良渚文化宴:“入心 上手 践行”培育烹饪传创人才的实践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微创造·连续链·活机制——中职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与运行之实践》、《“乡村财匠”:适村、适学、适岗三进阶培养新型中职财会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入选省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产教融合,迭代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充分发挥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共同体、行业协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优势,持续研究和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在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学徒制和中高职衔接新模式探索,着力研究“产业学院”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对外与浙江中亚良渚民居文化村有限公司、余杭区食品药品监测中心,德清加州农业有限公司、杭州良渚麟海农业专业合作社、余杭区文旅集团、杭州梁渚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湖畔居茶楼、大华饭店、杭州新新饭店、望湖宾馆、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宾馆等知名企业实现长期合作;对内则积极建设“一馆二中心三书吧四长廊五工作站六工作坊七工作室”,拓展校内实习实训空间,为学生实践学习打造更多的岗位和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多方面立体成长。2023年,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上,陆续推出“如玉良小匠”系列产品,校企合作与学子创业项目实现产品化、具象化。

  学校将继续立足育人本位,紧扣新时代职教脉搏,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全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争当“共富优教”排头兵,助力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1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6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7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8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29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32版:两会特别报道
以文明德、以文育人、以文兴校
余杭晨报两会特别报道29以文明德、以文育人、以文兴校 2024-01-17 2 2024年01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