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天空之城小学创办于2022年,毗邻杭州师范大学,占地48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919平方米,是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小学,规划设计48个班,总投资约3.5亿元。
走进学校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把孩子放在春天里”几个大字。学校秉承“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未来因我多温暖”为校训,着眼于培养具有传统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暖心小公民,以“存暖心、说暖话、做暖事”为校风,以形成“为儿童而教、为未来而教”的教风和“在一起多欢喜、在一起向未来”的学风。
作为杭师大紧密型合作学校,天空之城小学充分发挥与杭师大合作办学、与杭州市天长小学结对等优势,努力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先后开设国际视野、儿童哲学、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小丰子恺书画等20多门拓展课程。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暖爸暖妈家长学校”是我区阳光共育的品牌之一。
本版组稿 吴魏 潘晓岳
01
暖德育 暖心育 暖家校
教育不应该是“见分不见人”“重分数轻德育”“重知识轻育人”的冷教育,而应该是温暖的。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自创办以来,积极探索“暖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创新和实践,全力探索新型育人模式,架构起由低到高、由内而外的温暖成长体系,从温暖自己、温暖他人,走向温暖社会、温暖万物,培养孩子具有高贵的灵魂、聪明的头脑、健康的身体、美的眼睛、勤劳的双手。
学校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暖教育”注入了更充盈的内生力。根据“浙风十礼”,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发了“三暖十礼十会”校本课程,并围绕“三暖十礼十会”,积极探索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例如,受孔子“内仁外礼”的主张启发,学校提出“内暖外礼”的德育要求;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念为基础,鼓励学生“存暖心、说暖话、做暖事”。
为营造积极温暖的育人环境,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还会在假期布置填写“情绪晴雨表”等特殊作业,开展“暖心抱”心理健康教育周系列活动,在雷锋日、重阳节等节点开展相应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与奉献精神……通过这些举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处在积极温暖的环境里,都能被无条件地“看见”。
同样,“温暖”也被带入课堂。学校建立了“温暖学习共同体”,还有一支乐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温暖型”教师队伍,不仅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还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的情绪,更能主动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注重发现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面。
在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有一个“暖爸暖妈家长学校”,成立于2022年8月28日,倡导“家长也要好好学习”。《“暖爸暖妈”家长学校学习手册》中制定了相应制度,指导、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开展星级家长评选活动。每月“暖爸暖妈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既有专家讲座,也有专家老师答疑;既有家教知识传播,也有生动活泼的亲子活动;既有家长阅读活动,也有指导召开家庭会议等。通过“一月、一期、一主题、一主讲人、一特邀点评专家”的形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02
创特色 强体魄 育英才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倡导健康体育、快乐体育、全员体育,营造“阳光体育、健康快乐”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将体育课程划分为普及课、拓展课两部分:必学内容被纳入普及课,保障每个孩子在小学六年里至少接触到7个体育运动项目,除足球之外各个项目分别都有一年时间来学习;而选学内容则被纳入拓展课,共涉及十几个运动项目,又分成低段、高段,让每位学生至少学习6个运动项目。
天天有运动,月月有赛事,人人都健康。如今,体育教学已成为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的特色之一。通过开展“七彩手环”表现性评价,鼓励孩子参与运动,以每月一赛的方式,以赛促练,激发孩子参与运动的兴趣,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力。目前,学校已成功举办足球联赛、羽毛球亲子活动、跳绳比赛、篮球比赛等,还先后成立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篮球、轮滑等10余个体育社团。
值得一提的是,自学校成立“暖爸暖妈家长学校”之后,尤其注重“父职教育”,先后举办了“我与爸爸齐运动”“我与爸爸喜迎亚运亲子体育游戏”“爸爸足球队”“爸爸篮球队”等活动,鼓励父亲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成功建构家庭、学校一体化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
一年多来,“暖教育”引领天空师生成长发展,融入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影响着师生们的一言一行。如今,“温暖”逐渐成为学校从骨子里溢出来的特质与灵魂,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办学声誉。
今年是杭师大天空之城小学办学的第三年。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杭州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优势,在其教授及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持续发力国际视野、书法教学等十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满足孩子们个性特色发展,努力打造余杭“美好教育”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