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当头,“干”字为先。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深做实“迎亚运”城市环境保障、“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本版组稿 孙云霞 刘丽雯 曾圆
聚焦重大事件
亚运会和“良渚论坛”保障工作全面胜利
去年,亚运会对于余杭乃至杭州而言都是一场“重头戏”。为了保障亚运会顺利召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完成“匠心提质绣杭城”,涉及的五条风景线共计32个分项、131个具体项目,让城市环境面貌全面提档。成功打造高标准保洁区12个,街容景观示范街1条,另有闲林埠老街等4个项目获评全市“赛马”优秀、优良等次,让城市品质加速升级。其次做好环境整治压茬推进,及时处置发现问题,环境底色得以擦亮。除此之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亚运赛程,统筹做好场馆周边环境秩序、车辆停放、应急服务保障等工作,累计清运场馆周边垃圾7.8吨,精洗市政设施2.46万平方米,及时更新挂箱时花、灯杆挂花107处、LED灯具250余套,并在场馆周边临时增设停车泊位700余个,规范引导观赛车辆7950车次,保障赛事稳妥有序。推进道路隔离设施整治工作,打造高品质路域环境。
在“良渚论坛”环境保障方面,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标亚运标准,牵头指导各类问题整改,提升环境品质,以“路景融合”为理念,完成以“良渚”为主题的莫干山路、104国道围挡和30余处公交候车亭画面更换,在城市空间中充分融入论坛要素。提升道路岛头绿化彩化,更新大型绿雕等,进一步浓厚氛围。
聚焦关键任务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
综合行政执法及其改革历来是社会和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全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执法格局更完善,紧跟省市改革步调,完成了12个镇街赋权事项的优化调整,稳步推动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121人组织关系下沉至镇街。指挥体系更高效,贯通“余智护杭”与省“大综合一体化”平台,实现全域基层事件数据“一屏显示”。制定《余杭区执法监管协同机制(试行)》,明确了网格管理与行政执法的研判处置标准流程,推动事件流转精准高效,已累计开展通过余智护杭平台交办案件(问题)5.41万件。改革效能更显著,扎实推动全区14支综合行政执法队有序开展“综合查一次”监管行动971次,因地制宜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其中西站综合执法队打造的女子巡逻队成为西站靓丽风景线。仓前城市芯联勤指挥中心实战实效,助力完成亚运赛事护航保障任务。
在新的一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健全规范化执法制度,推进基层枫桥式执法,以学促进,全面提升基层队伍执法能力。
聚焦区域经济
优质营商环境加码助力
优质的营商环境需要多方发力。去年一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优化监管方式,助力精品街区推陈出新,尝试在各类商业街区按照“一街一方案”模式实行精细管护,如良渚街道玉鸟集融合良渚文化建筑美学,打造广告招牌样板区。在余杭塘路与良睦路累计15万平方米区块探索“居家式”保洁模式,全力打造可“席地而坐”的高品质保洁示范区。仓前街道“未来之城、梦想之街”示范街区被评为浙江省“高品质示范街区”。商业外摆遍地生花。制定《余杭区关于加大对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实施方案》,指导区内综合体商圈的运营主体因地制宜开展商业外摆活动,目前全区已有6个综合体商圈开展商业外摆经营,覆盖商家数147个。其中,欧美金融城、玉鸟集、闲林埠老街已完成市级“商业外摆样板路(街)”检查验收。行政执法彰显温度。积极施行首违不罚,制定印发《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在把握尺度的前提下传递温度。编制《杭州市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执法领域行政合规指导清单》,累计开展助企服务25次,指导企业在从事相关工作时确保合法合规。
在2024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助推经济发展,继续打造特色外摆,并以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为突破口,形成核心区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聚焦城市管理
精细化治理水平逐步提高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大家庭,那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就是这个家庭的“大管家”。“大管家”的管理水平,直接关乎每个人在这片区域的生活体验。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体制调整中优化工作格局,结合余杭经济高速发展实际,推动全区城市化管理区域扩面至169.861平方公里,并于2023年6月25日起正式施行。同步推进数字城管覆盖扩面,将采集范围延伸至城市化以外区域的村社驻地、市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总覆盖面积达495.15平方公里。在设施规范中夯实管理基础,整改提升城市家具、户外广告(招牌)、电子走字屏、道路两侧箱体、宣传设施等各类城市部件8.71万处。全域开展沿街立面整治工作,累计清洗建筑物幕墙、整治飞线等立面问题5380处。在精密智治中提升监管效能,迭代渣土监管“一件事”场景,通过优化电子现勘审批、疑似偷倒报警、基础信息采集等功能模块,扣紧“自动报警-现场核实-立案执法”的处置闭环。当前已归集省、市、区三级的审批、管理、执法数据13万余条,覆盖在建工地3360个、消纳场地607个。
下一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会持续提升消纳能力,建立全覆盖监管体系,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全面提升工程渣土执法监督效能。
聚焦百姓生活
民生福祉改善深入推进
民生为重,百姓至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向来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着手。生活垃圾分类走深走实,过去一年,建成示范区、镇3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85个(含14个省民生实事小区),示范村20个,精品村2个,完成新(改、扩)建中转站6座,推动全区整体分类水平再上台阶。去年7月,我区成功揭榜挂帅省委社建委共同富裕堵点难点“小区分类质量提升”问题。停车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深挖停车资源,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55个,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点18个、车位3910个,超额完成市、区两级民生实事项目,其中非机动车停放点和泊位均实现翻倍增长。全区1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385个泊位实现错时共享,全区所有公共停车泊位接入“先离场后付费”。幸福体验不断增加,常态化做好城市管理和市容养护。在2023和2024交汇之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文一西路上演了“再见2023,你好2024!”主题灯光秀表演,用光影勾勒美好生活,获得广大市民的喜爱和分享。便民服务不断提速,创建了“一件事”联办机制,审批事项由过去的20天全部缩短为“秒办”。依托14座“城管驿站”,建强服务群众新阵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点亮微心愿”“小候鸟托管”“爱心早餐”“高温慰问”等各类便民活动56次,活动覆盖人数超1.2万人次。2023年12月份,省建设厅、省总工会、共青团浙江省委、省妇联联合发文,公布了2023年度十个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红旗窗口”名单,余杭城管审批窗口喜获省级殊荣,进一步展现了区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在新的发展阶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依托技术手段,推进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固化。推进停车场(库)接入城市大脑,坚持“共停”共享泊位停车理念,进一步缓解停车压力等。
聚焦党建引领
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夯实
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坚持严的总基调,夯实党建引领力,开展常态化党性教育32次,围绕亚运保障圆心,组建护航亚运冲锋号、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标兵队、清风护廉队5支队伍,成立“迎亚运”城市品质大提升、城市绿化养护先锋队两个临时党支部。强化教育感召力,积极组织400余人次参观廉政教育教育基地、观看反腐视频,拍摄“一封家书”廉政微视频8个。开展以“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项行动,通过“清风护苗”导师帮带等形式引导青年干部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强化监督震慑力,常态化开展关心关爱式谈话,通过纪律督查组、行风监督员队伍、家属微信群等手段,切实做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叠加效应。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一如既往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持续抓好主题教育,建强干部梯队,强化廉政建设,做好党业融合共促。
新的一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按照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要求,坚持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道路和重要节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在提档城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街巷烟火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通过数字赋能、机制创新,着力推进精品创建,打造“一镇街一核心一品牌”;加大对市容市政、景观亮灯、绿化彩化等方面的提升力度,更好守护“人情味”“幸福味”。同时,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强化监管力度,不断减少执法扰企扰民,全力营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用一流的城市治理,“绣”出余杭一流城区的新形象、新风貌。

